缔造一个车厂一边招人一边挖人来得快和稳定。



兵贵精而不在多!



光面试招人,马天就忙乎了一个月,而与此同时,工厂也是在苏锡华等一批工程师带领下建造着。



这是马天创业以来,可以说最辛苦的几个月,招人、研发、设备搭建、成本控制、专利扯皮等等,马天都参与了……



转眼就是半年后,天宇星海一号造车工厂,第一辆汽车正式落地,马天把他命名为“天明一号”。



天明一号搭载了行业领先的双擎双模技术,将大功率驱动电机与1.5TID黄金节能动力总成相结合,在混合动力模式下能输出238kW的总功率和500Nm的总扭矩,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5.2秒,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小时,保证强劲动力的同时,百公里油耗仅为1.5升。



而且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马天也解决了充电难的壁垒,220V家用电源配合安装一个专门的变电器就可以实现半小时快充。



这样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天明一号,却是让马天觉得“垃圾”。



因为这是他阉割再阉割的版本,不但固态电池被他削得不成样子,只能纯续航150公里,很多功能比如智能识别感应、智能灯光、自动倒车入库等功能,马天都没加上。



除了油电混动续航能达到600公里,加了一个智能屏幕有小天语音助手之外,其它功能比如减震、防抖等都只是一般般,在马天的优化下也只是做到了比其它车子强一点点而已。



为了降低成本,内部座椅等配置也是按大众化路线走的。



为什么这么阉割?还不是怕那些车企们一下子就趴下了,然后老外们吓死又玩不起,像天润Ⅰ号给他禁了。



天润Ⅰ号还可以走私,汽车却是真的走私不了。



所以这次造车,马天不能直接造一辆碾压性的车出来,而是要像挤牙膏一样,给他们那些车企一点希望,在占有市场后再默默折磨、打击。



身后的一群工程师还在狂欢,为自己造出第一辆车而欣喜。



马天却是意兴阑珊,招了招手示意苏锡华等主要工作人员来跟他来开会。



“现在第一辆车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苏锡华,伱大概算下成本吧,我的固态电池先不算进去。”马天坐在主位上,问目前担任汽车总建造工程师的苏锡华道。



苏锡华从包里拿出一沓纸张,用笔也勾勾画画很久了才说道:“马总,成本不太好计算准确的数字。但是只从制造材料算,目前我预计,一辆车制造出来绝对要6万以上了。当然,这个成本在流水线作业后肯定会降低。”



马天点了点头,也是沉思起来,他的阉割版电池成本大概在7万,也就是说整车成本目前加起来有13万,流水线作业后再降低估计也就降10%左右,成本到了12万。



国内汽车售价要是由税费、利润、制造成本三部分组成,就国产汽车而言,税费一般由消费税、增值税、购置税、技术转让税等税费组成。



而税费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是整台车售价的32%左右,而且这些税种的费用是固定的,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12万?除掉各种税、销售成本什么的,按通用的整车制造费用占销售价格43%左右算,那么一辆天明一号汽车至少要卖20万左右才有可能盈利,这还没算研发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门前的枣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门前的枣树并收藏我的科技影响全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