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9章 狡猾的多铎
很快,杨振李寿廷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他们发现被杀的基本都是蒙军和旗丁阿哈等炮灰,真正建奴很少,最多一个牛录。
接到报告,孙传庭立即知道发生何事,多铎他们肯定已经提前跑路,留下的基本全是炮灰。
虽然都是炮灰,但也有一万多人,其中有镶白旗建奴满洲兵两百多,蒙军两百多,汉军三百多,并且在整个战斗中并未使用火器。
此次杏山之战,虽然让多铎金蝉脱壳,孙传庭却发现杨振还不错,他决定回朝后向神武皇帝推荐这个年轻的将军。
至于多铎和孔友德逃跑,孙传庭知道皇帝不会责怪他们。
因为他们来支援杏山时,神武皇帝的命令是坚守,尽量不要主动出击!
孙传庭率领人马较少,不可能像黄得功孙应元他们那样有实力杀灭建奴一旗人马。
只要拖住多铎镶白旗即可,这样会让乳峰山的明军减轻压力。
杨振虽然在明末不怎么出名,但却是一个忠义之士。
他是宣大总兵杨国柱的儿子,历史上为大明战死。
杨振,世袭为义州卫指挥使。
启二年,河东失守,归路断,杨振之母自缢。
杨振随父及弟夜行昼伏,渡鸭绿江入皮岛,毛文龙知其父子才,并署军职。
毛文龙死后,杨振归袁崇焕,为宁远千总。
崇祯二年清军进犯畿辅。
杨振随军入卫北京,救开平有功,进都司佥书,邮马山之战,以游击进参将。
久之,擢升副总兵,监军太监高起潜招致之不往,高起潜以他事诬陷落职,后朝廷用方一藻推荐,复官。
松锦之战,松山被围,巡抚方一藻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
唯独副将杨振请行,至吕洪山遇伏,一军尽覆亡,杨振战死!
杨振从父杨国柱,崇祯九年为宣府总兵官。
十一年冬,入卫畿辅,从总督卢象升战贾庄,卢象升战殁,杨国柱当坐罪。
大学士刘宇亮、侍郎孙传庭皆言其身入重围,非临敌退却者比,乃充为事官,戴罪图功。
崇祯十四年,祖大寿被困锦州,总督洪承畴率八大将往救,杨国柱先至松山,陷伏郑
杨国柱突围中矢堕马,不幸战死,二子俱早逝,可谓满门忠烈。
盖州
潮水般的清国骑兵涌来,在他们前方,是马术娴熟的轻骑,而掩在他们身后的,是骑人双甲,马也披甲的建奴死兵。
这些死兵们,不但自己骑着重马,还用兵器驱赶一些马群,妄图用此破开明军军的军阵。
不过,由死兵驱动马群的,多是明军前方六个阵中,略为靠右方的三、四个阵。
因为相较左边,那边地势较为平缓,适合快马重马冲锋。
那些马术娴熟的轻骑,离明军军阵二、三百步时,还做拔马回旋的动作,妄图故伎重演,吸引明军开炮开铳,以前打明军皆是如此。
不过前方明军六个阵,个个严整不动,似乎对他们的把戏感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