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0章 议事
还如此,清国精锐,将在锦州城下毁于一旦。
镶黄旗旗主英额尔岱这时出列道:
“奴才认为拜音图得有理,锦州之战,需得谨慎。明兵甚多甚锐,不可速战,否则万一有失,为之奈何?
所以奴才以为,可环乳峰山而战,步步依山险防御,消耗明军锐气,待其食尽,当可挫其锋锐,在事有功。”
皇太极点头,英俄尔岱向来受他器重,本身也很有才能。
因为英俄尔岱的才华,所以皇太极特令英俄尔岱兼任户部承政,还担任此战大军的钱粮总理重任。
此时他的话,也暗合自己稳重之意,他赞道:
“他塔喇承政勤于职事,真是老成历练,当为众卿之表率。”
范文程见状,急忙上前跪道:
“军略布置没有问题,我八旗大军一居乳峰山,一居黄土岭,一居毛家沟,就象几把大钳子,狠狠夹住明军前往锦州的道路,阻止他们救援。”
“各山壕沟石墙颇多,依着险要工事,定能大大消耗明军战力锐气。又有白庙堡大军。
将来待明军气丧,就可以渡过女儿河,进攻杏山,截断明军粮道。我八旗军长于野战,到时明军气丧会战,就能一鼓而胜,奠定皇上万世不表的基业。”
皇太极点头,暗赞范文程乃是一条好狗……
最后皇太极用复杂的眼神看向多尔衮。
这个原来的睿亲王,经自己几次打压,目前看来,他们老实不少,也屡次上奏提出自己的作战设想方略。
“睿郡王也吧。”
多尔衮恭敬道:
“遵旨!”
“奴才赞同他塔喇承政的意见,明军势大,又兵威正锐,先避其锋芒,用山险工事耗其锐气是正举。
他们数十万大军,这粮草一需要多少?若长期相持,怕明国之内非议立起,待其气丧食尽。
大清兵就有可趁之机,我国虽然粮草供应也难,不过上下一心,比起明国来,我八旗优势就多了不少。”
多铎奇怪地看了哥哥一眼,最近多尔衮活跃不少,对皇太极也表现恭敬。
多铎开始猜不透多尔衮内心想法,不过他向以多尔衮马首是瞻,此时连连出声附和。
随后各臣纷纷赞同,都言明兵甚多,如若速决,恐怕力有不及,采用环山而营,以待食尽的战术不错。
皇太极淡然听着,心中已有定意,这时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匆匆进来,言明人大军已到,正源源不断汇于乳峰山。
皇太极冷哼一声,眼中射出寒光:
“明军终于到了吗?各位爱卿,都随朕去看看!”
众人急急来到山城之上,该地山城选址极为适当,站在城墙上,松杏锦州各处,一览无余。
烈日下,腾腾热气上涌,让视线似乎有点变得扭曲,众人举目往南看去,就见一片人海,正缓缓移动而来。
明军尚红,松山附近,也是低矮山岭丘陵起伏,所以这片红色的人海移动时,在阳光的照耀下,便如波光鳞鳞的湖泊与海洋,一浪一滥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镶黄旗旗主英额尔岱这时出列道:
“奴才认为拜音图得有理,锦州之战,需得谨慎。明兵甚多甚锐,不可速战,否则万一有失,为之奈何?
所以奴才以为,可环乳峰山而战,步步依山险防御,消耗明军锐气,待其食尽,当可挫其锋锐,在事有功。”
皇太极点头,英俄尔岱向来受他器重,本身也很有才能。
因为英俄尔岱的才华,所以皇太极特令英俄尔岱兼任户部承政,还担任此战大军的钱粮总理重任。
此时他的话,也暗合自己稳重之意,他赞道:
“他塔喇承政勤于职事,真是老成历练,当为众卿之表率。”
范文程见状,急忙上前跪道:
“军略布置没有问题,我八旗大军一居乳峰山,一居黄土岭,一居毛家沟,就象几把大钳子,狠狠夹住明军前往锦州的道路,阻止他们救援。”
“各山壕沟石墙颇多,依着险要工事,定能大大消耗明军战力锐气。又有白庙堡大军。
将来待明军气丧,就可以渡过女儿河,进攻杏山,截断明军粮道。我八旗军长于野战,到时明军气丧会战,就能一鼓而胜,奠定皇上万世不表的基业。”
皇太极点头,暗赞范文程乃是一条好狗……
最后皇太极用复杂的眼神看向多尔衮。
这个原来的睿亲王,经自己几次打压,目前看来,他们老实不少,也屡次上奏提出自己的作战设想方略。
“睿郡王也吧。”
多尔衮恭敬道:
“遵旨!”
“奴才赞同他塔喇承政的意见,明军势大,又兵威正锐,先避其锋芒,用山险工事耗其锐气是正举。
他们数十万大军,这粮草一需要多少?若长期相持,怕明国之内非议立起,待其气丧食尽。
大清兵就有可趁之机,我国虽然粮草供应也难,不过上下一心,比起明国来,我八旗优势就多了不少。”
多铎奇怪地看了哥哥一眼,最近多尔衮活跃不少,对皇太极也表现恭敬。
多铎开始猜不透多尔衮内心想法,不过他向以多尔衮马首是瞻,此时连连出声附和。
随后各臣纷纷赞同,都言明兵甚多,如若速决,恐怕力有不及,采用环山而营,以待食尽的战术不错。
皇太极淡然听着,心中已有定意,这时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匆匆进来,言明人大军已到,正源源不断汇于乳峰山。
皇太极冷哼一声,眼中射出寒光:
“明军终于到了吗?各位爱卿,都随朕去看看!”
众人急急来到山城之上,该地山城选址极为适当,站在城墙上,松杏锦州各处,一览无余。
烈日下,腾腾热气上涌,让视线似乎有点变得扭曲,众人举目往南看去,就见一片人海,正缓缓移动而来。
明军尚红,松山附近,也是低矮山岭丘陵起伏,所以这片红色的人海移动时,在阳光的照耀下,便如波光鳞鳞的湖泊与海洋,一浪一滥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