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5章 祖大寿
乐旧县城进行改造,时周长五里,里土外砖。
明成化十二年,都指挥王锴扩展城墙,时周长六里多,城墙四角又砌四台。
明弘治十七年,锦州城参将胡忠再次扩建城池,修建后的城池有若盘子一般圆形,故锦州城又被称为盘城。
时锦州周七里五百余步,又有护城河,城墙高近十米。
南面城墙外,还有一段城墙,在城的四面,还建二层重楼式城楼。
同时锦州东面,西面,北面,皆设有关厢城。
弘治年锦州城完善后,一直到崇祯末年,大体布局不。
不过由于大明和建奴大战,锦州处于前沿,多次经历战火,城墙屡毁屡修,己经充满战火的硝烟轨迹。
此时锦州城再次面临战火,放眼城池外的东面,西面,北面,到处都是建奴在挖壕沟。
历史上建奴始终无法攻破锦州,除了锦州城墙坚固外,和祖家兵多将广又善于守城有一定关系。
祖大寿麾下兄弟子侄达到十几人,官职上至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将军。
一家几十武将同心协力,麾下两万关宁军又忠于他们,再利用犀利大炮誓死守城,锦州绝对固若金汤。
祖大寿安排好锦州布防才返回用早餐,刚用完早餐,管家进来通报:
“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祖大寿以为又是皇太极派人劝降,立即道:
“不见!”
管家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很快又进来道:
“老爷,他们有紧急军情,一定要面见您!”
祖大寿一愣:
“紧急军情?不是建奴派来的?”
管家急忙低声道:
“老爷,应该不是建奴,听口音好像是关内的!”
“让他们在客厅等候,本帅马上就去!”
“是!”
听到来人是关内口音,祖大寿猜到应该是京师来人,他立即更衣赶往会客厅。
当祖大寿进入会客厅时,立即看到有两个商人打扮的年轻人坐在那里喝茶。
看到祖大寿进来,二人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对祖大寿拱拱手。
祖大寿微微一笑:
“二位请坐,不知找在下何事?”
二人并未落座,他们各自拿出一块锦衣卫腰牌道:
“将军,我们乃是驻锦州锦衣卫,今日前来传神武皇帝口谕!”
听到来人竟然是锦衣卫,并且传神武皇帝口谕,祖大寿大吃一惊,急忙躬身道:
“臣,祖大寿接陛下口谕!”
来茹点头,随后整整衣冠语气森严道:
“皇太极亲率大军围困锦州之事,朕已经知晓,爱卿只需固守待援即可,一旦援军到来,切记里应外合痛击贼奴!”
“谢陛下,臣祖大寿遵旨!”
祖大寿急忙领旨
明成化十二年,都指挥王锴扩展城墙,时周长六里多,城墙四角又砌四台。
明弘治十七年,锦州城参将胡忠再次扩建城池,修建后的城池有若盘子一般圆形,故锦州城又被称为盘城。
时锦州周七里五百余步,又有护城河,城墙高近十米。
南面城墙外,还有一段城墙,在城的四面,还建二层重楼式城楼。
同时锦州东面,西面,北面,皆设有关厢城。
弘治年锦州城完善后,一直到崇祯末年,大体布局不。
不过由于大明和建奴大战,锦州处于前沿,多次经历战火,城墙屡毁屡修,己经充满战火的硝烟轨迹。
此时锦州城再次面临战火,放眼城池外的东面,西面,北面,到处都是建奴在挖壕沟。
历史上建奴始终无法攻破锦州,除了锦州城墙坚固外,和祖家兵多将广又善于守城有一定关系。
祖大寿麾下兄弟子侄达到十几人,官职上至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将军。
一家几十武将同心协力,麾下两万关宁军又忠于他们,再利用犀利大炮誓死守城,锦州绝对固若金汤。
祖大寿安排好锦州布防才返回用早餐,刚用完早餐,管家进来通报:
“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祖大寿以为又是皇太极派人劝降,立即道:
“不见!”
管家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很快又进来道:
“老爷,他们有紧急军情,一定要面见您!”
祖大寿一愣:
“紧急军情?不是建奴派来的?”
管家急忙低声道:
“老爷,应该不是建奴,听口音好像是关内的!”
“让他们在客厅等候,本帅马上就去!”
“是!”
听到来人是关内口音,祖大寿猜到应该是京师来人,他立即更衣赶往会客厅。
当祖大寿进入会客厅时,立即看到有两个商人打扮的年轻人坐在那里喝茶。
看到祖大寿进来,二人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对祖大寿拱拱手。
祖大寿微微一笑:
“二位请坐,不知找在下何事?”
二人并未落座,他们各自拿出一块锦衣卫腰牌道:
“将军,我们乃是驻锦州锦衣卫,今日前来传神武皇帝口谕!”
听到来人竟然是锦衣卫,并且传神武皇帝口谕,祖大寿大吃一惊,急忙躬身道:
“臣,祖大寿接陛下口谕!”
来茹点头,随后整整衣冠语气森严道:
“皇太极亲率大军围困锦州之事,朕已经知晓,爱卿只需固守待援即可,一旦援军到来,切记里应外合痛击贼奴!”
“谢陛下,臣祖大寿遵旨!”
祖大寿急忙领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