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一石米价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超过一两银子,从洪武建立大明到万历年间,粮价始终如此。



粮价真正暴涨就是在崇祯朝后期几年,灾是造成绝收是主要原因。



但百姓流离失所和流寇暴乱则加据粮食价格,那时大明北方很少有人种田,基本都在造反和造反的路上。



所有流寇大军席卷过的地方,并未出现好的结果,反而是赤壁千里饿殍遍野。



他们没有根据地,完全就靠抢劫富户为主,百姓大多都跟着流寇造反或者被流寇裹挟而去做炮灰。



崇祯十七年河南的粮价曾一度暴涨到二十多两银子一石,关键问题是有银子还买不到粮食。



朱慈烺监国后加大就在力度,又引进种植抗旱的红薯土豆,现在河南陕西情况和历史上有壤之别,粮价理应回归正常才对。



但因为奸商和士绅大家勾结屯粮,造成粮价始终维持在高位运校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敛财,并把大部分银子埋在自家地窖,又造成市面上银子紧缺,最终让朝廷破产。



朱慈烺猜到他们肯定又要作孽,将计就计把北方受蝗灾影响颗粒无收的消息传出去,然后加大从南洋和印度买粮力度。



在北方红薯土豆大丰收同时,皇家集团在南方各地立即降低粮价,并加大供应力度。



几乎同时,一些和皇家集团有往来的爱国商人,也紧紧跟上皇家集团低价出粮步伐。



他们不担心赔本,亏损多少皇太子加倍赔偿,另外前期跟着皇家集团卖过不少高价粮,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南直隶靠近秦淮河不远一家粮店,外面买粮百姓排队人群一眼看不到头。



前一段时间这家粮店一直低价限购十斤,这两完全放开无限购,价格基本稳定在三两五钱一石,目前是南直隶粮价最低的粮店。



此时在粮店柜台里前站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公子,在英俊公子身边站着一个掌柜模样打扮的中年人。



就在两个人开心聊时,门外又进来两个人,前面中年男人身穿锦服,一看就是有钱人,他身后跟着应该是家丁。



看到店里两个人,他拱手笑道:



“嘿嘿,不好意思,路上耽误点时间来晚一步!”



掌柜急忙拱手回礼:



“沈老板客气,快请坐!”



少年公子脸上也露出笑容,他对沈老板点点头:



“沈叔辛苦了,我们后面详谈!”



三个人一起走到后院一间客厅,少年公子坐在上位,掌柜和沈老板坐在他下手,佣人上茶后就退了下去。



年轻公子端起茶杯对沈老板一举笑道:



“沈叔辛苦,有到货多少?”



沈老板微微一笑端起茶杯:



“十三万石,后面还有五万石五左右到货,不知殿下有何交代?”



年轻人对北方拱手道:



“陛下有旨,三内全部出货,价钱压低到二两五钱,一旦那些人忍不住出货,我们趁机在三两左右吃进。”



少年公子正是女扮男装的白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物语000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物语000并收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