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风,轻柔,带着草木与果子的清香。



梨树上硕果累累,谭昭昭来了兴致,摩拳擦掌准备爬树。



张九龄赶紧拦住了她,“别淘气,当心摔下来。”



树下是一段缓坡,长满厚厚的野草。谭昭昭探头看了眼,觉着没甚危险,道:“我就在最矮的枝丫上去摘。”



张九龄将她往身后推,说什么都不允许,“不可,你看中了哪一只,我替你摘下来。”



谭昭昭故意伸手指向最高处,细长枝丫上悬挂着的一只梨,道:“那只。”



张九龄顺眼看去,宠溺地道:“好,不过昭昭得等等,我保管将那只梨送到你手上。”



谭昭昭见张九龄不接招,只能悻悻作罢。



张九龄身高手长,拉下一根枝丫,选了一只黄橙橙的梨递给她:“昭昭去坐着,先尝尝甜不甜。”



大唐吃梨,极少直接生吃,除了熬煮梨汤,便是蒸着吃。既美味可口,还能润肺。



谭昭昭接过梨放在竹筐里,道:“先前七娘子给我了一只,我已经吃过了,留下回去蒸着吃吧。”



张九龄道:“那昭昭就在这里陪着我就是。”



想到戚宜芬,谭昭昭沉默了下,问道:“大郎,大娘子的亲事可有定下来了?”



张九龄看了眼谭昭昭,道:“大唐律规定,女子得在十五岁时成亲,超过年纪,须得缴纳罚金。韶州地方偏远,超出一些,官衙那边打点一二,也没那般严格。不过,大娘子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阿耶打算将她许给越州徐氏。”



果真姓徐。



谭昭昭问道:“越州与韶州离得这般远,阿家他们如何能舍得大娘子远嫁?”



张九龄放下树枝,手上握着梨,凝望着远方澄澈的天空,云蒸雾霭的山峦。



山下是村郭人家,田野间小径阡陌交错,一片安宁祥和。



只是,太闭塞贫瘠了啊!



“当年祖父未曾回韶州,与祖母分居两地,一是路途遥远,走出去困难,走回来亦困难。越州乃是江南富裕之地,大娘子嫁出去,远好过留在韶州。在越州还有些旧友亲人在,大娘子嫁过去之后,他们会照拂一二。”



谭昭昭心想也是,整个岭南道都太偏僻,与越州无法比。



张九龄神色黯淡,道:“我去了长安,归来时,不知能否送大娘子出嫁。昭昭,先前你让我教她骑马,我很感激。本来我先答应了与你来摘梨,要是中途走开,就是不守信诺。昭昭虽能大度不计较,我还是得向你赔个不是。”



语毕,张九龄叉手朝谭昭昭俯身一礼。



真是守礼君子。



谭昭昭抿嘴笑起来,赶紧侧身避开,“免礼免礼,郎君真是客气了。”



张九龄起身,含笑看着谭昭昭,呢喃道:“郎君,郎君。昭昭,我喜欢你唤我郎君。”



夫妻之间普通寻常的称呼,竟然被他说出了缱绻与缠绵的味道,谭昭昭听得心都颤了颤,连忙岔开了话题。



“既然大郎与大娘子分别之后,恐难再见面,以后就多陪伴她一二。在去长安之前,我先给她留下添妆。”



张九龄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映在月光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映在月光里并收藏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