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无论何时,本王都绝不会害你
犁”。
姓苏的那么多,几千年后,谁还知道这犁铧是她苏六搞出来的呢?
让人脚趾抠地的是,纣王不但用她的姓氏命名犁铧,妄图用这种方法,帮她积攒功德,还让人给她塑了一座小像,供奉在女娲神像下边。
这是神马意思?
有女娲娘娘一口肉吃,就有她苏妲己一口汤喝?
姜王后已经很久没有给纣王一个好脸色看了,这次却难得夸了纣王两句,说他这件事情办的还算有良心。
转头,姜王后就“公器私用”,让人把内廷每个月给女娲宫送的供奉里,额外加了一小份,单独拿去供奉妲己的小像。
姜王后也和纣王想到一块去了。他们都是凡人,寿命终究不如妲己这个狐妖。
妲己这个单纯善良的小狐狸精,宁可偷吃祭品,挖野菜果腹,也不肯吃人,等她和大王百年之后,万一子孙不孝,妲己无人供养,岂不是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到?
纣王虽然做丈夫和父亲不够称职,但,至少在妲己这件事情上,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了。
姜王后也时常担心,妲己能与鬼神通灵,长此以往,恐怕会折损寿元。
本来她还想着,要不要替妲己多做些善事,积攒些功德。
结果没想到,大王居然也想到了这件事,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生就是王炸。
还有什么,比封神更能积攒功德呢?
妲己一心为国为民,为百姓求得高产粮种,教授伯邑考豢兔技术,教百姓们沤肥增产,如今又求得“苏氏犁”……
这些功德,桩桩件件的积攒起来,大王完全能以“人皇”的名义,为妲己修筑神庙神像,封妲己为神。
如此一来,哪怕妲己无儿无女,她与大王百年之后,妲己有百姓香火供奉,也不至于落魄到要去轩辕坟偷祭品吃了。
……
“苏氏犁”的横空出世,让苏妲己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响彻朝歌内外。
女娲宫的雇农们,第一批用上了“苏氏犁”。
据用过的人说,这“苏氏犁”又轻巧又锋利,铁制的犁头划过板结的土壤,就跟用铜匕划过豆腐一样。
以前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挖两垄地,用上“苏氏犁”后,若是有耕牛拉着,一个人半天就能挖出二十垄地!
这、这不就是说,要是他们也能买得起“苏氏犁”,只需要找一块无主的荒地,几日之内,就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良田了?
只是,朝歌附近并没有闲置的荒地,难道为了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耕地,他们要背井离乡到别处去?
“别急,都别急,我听说啊,咱们大王明年还要继续攻打北海那些反王。”
“等前线的将士们,打下其他方国,到时候大片无主的荒地,嘿嘿~”
女娲宫的雇农,庶民未辛,乐呵呵地小声提醒道。
众人眼前一亮,对啊,听说箕子王叔到了鬼方国后,因为当地打仗死了好多人,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连发了三封急奏,大王才下令,让鬼方附近的灾民,迁徙到那边去,垦荒种粮。
听说愿意过去的人家,每人都能分
姓苏的那么多,几千年后,谁还知道这犁铧是她苏六搞出来的呢?
让人脚趾抠地的是,纣王不但用她的姓氏命名犁铧,妄图用这种方法,帮她积攒功德,还让人给她塑了一座小像,供奉在女娲神像下边。
这是神马意思?
有女娲娘娘一口肉吃,就有她苏妲己一口汤喝?
姜王后已经很久没有给纣王一个好脸色看了,这次却难得夸了纣王两句,说他这件事情办的还算有良心。
转头,姜王后就“公器私用”,让人把内廷每个月给女娲宫送的供奉里,额外加了一小份,单独拿去供奉妲己的小像。
姜王后也和纣王想到一块去了。他们都是凡人,寿命终究不如妲己这个狐妖。
妲己这个单纯善良的小狐狸精,宁可偷吃祭品,挖野菜果腹,也不肯吃人,等她和大王百年之后,万一子孙不孝,妲己无人供养,岂不是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到?
纣王虽然做丈夫和父亲不够称职,但,至少在妲己这件事情上,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了。
姜王后也时常担心,妲己能与鬼神通灵,长此以往,恐怕会折损寿元。
本来她还想着,要不要替妲己多做些善事,积攒些功德。
结果没想到,大王居然也想到了这件事,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生就是王炸。
还有什么,比封神更能积攒功德呢?
妲己一心为国为民,为百姓求得高产粮种,教授伯邑考豢兔技术,教百姓们沤肥增产,如今又求得“苏氏犁”……
这些功德,桩桩件件的积攒起来,大王完全能以“人皇”的名义,为妲己修筑神庙神像,封妲己为神。
如此一来,哪怕妲己无儿无女,她与大王百年之后,妲己有百姓香火供奉,也不至于落魄到要去轩辕坟偷祭品吃了。
……
“苏氏犁”的横空出世,让苏妲己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响彻朝歌内外。
女娲宫的雇农们,第一批用上了“苏氏犁”。
据用过的人说,这“苏氏犁”又轻巧又锋利,铁制的犁头划过板结的土壤,就跟用铜匕划过豆腐一样。
以前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挖两垄地,用上“苏氏犁”后,若是有耕牛拉着,一个人半天就能挖出二十垄地!
这、这不就是说,要是他们也能买得起“苏氏犁”,只需要找一块无主的荒地,几日之内,就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良田了?
只是,朝歌附近并没有闲置的荒地,难道为了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耕地,他们要背井离乡到别处去?
“别急,都别急,我听说啊,咱们大王明年还要继续攻打北海那些反王。”
“等前线的将士们,打下其他方国,到时候大片无主的荒地,嘿嘿~”
女娲宫的雇农,庶民未辛,乐呵呵地小声提醒道。
众人眼前一亮,对啊,听说箕子王叔到了鬼方国后,因为当地打仗死了好多人,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连发了三封急奏,大王才下令,让鬼方附近的灾民,迁徙到那边去,垦荒种粮。
听说愿意过去的人家,每人都能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