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给他二人看,笑道:“看来曹操是等不及了,孤在北州之时,就得知他们迁都之事,眼下才过了两个月,他们速度竟如此之快。”
“曹贼早有异心,”步鸷轻轻一笑,眼角竟然生出了鱼尾纹,仅仅半年时间,益州繁杂的政务已经把步鸷熬的憔悴,像是一下子老了七八岁,沙哑的声音中透出几分沉稳、睿智,“汉室虽衰,但未亡也!曹贼只是有心无胆,许都围猎暗测臣心,结果却不尽人意。如今天下四分,汉室衰亡,时机成熟。”
说到此处,步鸷热切的目光看着张绣。
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当年在霍山得到玉玺时,甘宁是在场的。当今的靖国,除了甘宁、魏延之外,再无第四个人知道此物的存在。
如今时机成熟。
甘宁跪拜到张绣面前,正色道:“王上,如今天下局势明朗,曹魏逼迫汉室禅让,而王上早有玉玺在手,乃天下正统之标志也,‘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还请王上顺天命,登临九五尊位。”
步鸷霍地站起来了。
惊得头皮发麻。
万没想到消失的传国玉玺竟然在张绣的手里。
“王上!”缓过神来,步鸷激动万分地行跪拜大礼,“此天命归靖也!王上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而汉道陵迟,世失其序,其祚(zuo)已终。请王上上合天意,下和民意,登临九五!”
甘宁大拜:“臣请王上登临九五!”
但张绣并不着急。
天下大势在握,兵权在手,称不称帝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不过这对治理国家来说,是不利的,更不利于臣工的利益。
称帝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这也要等着曹操称帝以后再说,张绣抬抬手:“你们先起来吧,登临九五之事,尚丞阁三相已经早有打算,等此次外出考察结束,再跟他们详细商议此事。”
“喏!”两人起身了。
张绣将并州遇到的问题给步鸷说了,然后问道:“孤听说益州的士族也有多收三成的现象,如何处置了?”
步鸷说:“王上,此事臣已经上奏,贾相他们回了奏册,说坚决杜绝由无变有,对超过税收规定的,要做到零容忍,果断出手打击。”
张绣点头,此事贾诩他们已经汇报过了。
就问:“施行的如何了?”
步鸷苦笑:“难!益州的情况错综复杂,孔明他们还在南中和楚军僵持,南中的孟获已经投靠了我大靖,但楚军却从后面咬了上来,山高林密,双方在南中僵持了数月有余。益州的士族也准备的借此事蠢蠢欲动。”
“哼!”
张绣冷哼一声,声音寒冷如冰,“既然益州的士族不知好歹,那就采取果断行动。你和兴霸配合,凡是有参与勾结楚国之家,皆斩!”
甘宁道:“喏!治乱世须用重典!益州新定,百姓思安,而这些士族要是想扰乱治安,可斩之。”
步鸷点点头。
毕竟这些士族都是咎由自取的。
结束益州之行,张绣立马往长安赶。此时已经是公元202年十二月,距离元旦仅有十天左右。
“曹贼早有异心,”步鸷轻轻一笑,眼角竟然生出了鱼尾纹,仅仅半年时间,益州繁杂的政务已经把步鸷熬的憔悴,像是一下子老了七八岁,沙哑的声音中透出几分沉稳、睿智,“汉室虽衰,但未亡也!曹贼只是有心无胆,许都围猎暗测臣心,结果却不尽人意。如今天下四分,汉室衰亡,时机成熟。”
说到此处,步鸷热切的目光看着张绣。
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当年在霍山得到玉玺时,甘宁是在场的。当今的靖国,除了甘宁、魏延之外,再无第四个人知道此物的存在。
如今时机成熟。
甘宁跪拜到张绣面前,正色道:“王上,如今天下局势明朗,曹魏逼迫汉室禅让,而王上早有玉玺在手,乃天下正统之标志也,‘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还请王上顺天命,登临九五尊位。”
步鸷霍地站起来了。
惊得头皮发麻。
万没想到消失的传国玉玺竟然在张绣的手里。
“王上!”缓过神来,步鸷激动万分地行跪拜大礼,“此天命归靖也!王上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而汉道陵迟,世失其序,其祚(zuo)已终。请王上上合天意,下和民意,登临九五!”
甘宁大拜:“臣请王上登临九五!”
但张绣并不着急。
天下大势在握,兵权在手,称不称帝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不过这对治理国家来说,是不利的,更不利于臣工的利益。
称帝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这也要等着曹操称帝以后再说,张绣抬抬手:“你们先起来吧,登临九五之事,尚丞阁三相已经早有打算,等此次外出考察结束,再跟他们详细商议此事。”
“喏!”两人起身了。
张绣将并州遇到的问题给步鸷说了,然后问道:“孤听说益州的士族也有多收三成的现象,如何处置了?”
步鸷说:“王上,此事臣已经上奏,贾相他们回了奏册,说坚决杜绝由无变有,对超过税收规定的,要做到零容忍,果断出手打击。”
张绣点头,此事贾诩他们已经汇报过了。
就问:“施行的如何了?”
步鸷苦笑:“难!益州的情况错综复杂,孔明他们还在南中和楚军僵持,南中的孟获已经投靠了我大靖,但楚军却从后面咬了上来,山高林密,双方在南中僵持了数月有余。益州的士族也准备的借此事蠢蠢欲动。”
“哼!”
张绣冷哼一声,声音寒冷如冰,“既然益州的士族不知好歹,那就采取果断行动。你和兴霸配合,凡是有参与勾结楚国之家,皆斩!”
甘宁道:“喏!治乱世须用重典!益州新定,百姓思安,而这些士族要是想扰乱治安,可斩之。”
步鸷点点头。
毕竟这些士族都是咎由自取的。
结束益州之行,张绣立马往长安赶。此时已经是公元202年十二月,距离元旦仅有十天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