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当汹涌的清军骑兵冲击青牙军的车阵时,神机营的士兵们无不捏紧拳头,为战友捏了一把汗。
然而,当他们看到敌骑在车阵间四处碰壁,伤亡惨重时。
无不士气大振,欢呼雀跃。
但很快情况发生变化。
面对青牙军四面围攻,清军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
尽管左侧的车阵位于多山丘陵地带,地势复杂。
但被逼无奈的清军骑兵依然如潮水般向这边涌来。
甚至有些直接冲到了神机营阵地的最左侧。
在这片混乱中,青牙军的车阵,以及乙级军战车后的火铳手,与神机营车阵共同构成了四面合围的火力网,让夹在中间的清军骑兵陷入绝境。
神机营的火铳手们在这场战斗中如鱼得水。
每一次铳声响起,便有清军骑兵便应声倒下。
而混乱的清军也未能对神机营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这种轻松获取的战功,正是神机营士兵所热衷的。
他们全身心投入战斗,若非清军就在外面,他们定会冲出阵地,亲自收割敌首,开始计算军功了。
目睹同袍们的英勇表现。
不少来自其他车阵方位的火铳手们,不顾军官的制止,纷纷加入到这场轰击的行列,共同享受这场战斗的喜悦。
不过很快局势突变。
一股清军骑兵,不顾密集的弹雨,从一号车阵与神机营阵地之间的狭窄空隙中突围而出,涌入了开阔的旷野。
面对青牙军的坚固阵地,他们已心生畏惧。
于是将全部火力转向神机营阵地,意图一举突破。
尽管神机营阵地依托丘陵地形,外围布满起伏的坡地和天然的沟堑坑地,对大规模骑兵的冲击构成了天然障碍。
但清军采取了灵活的散骑奔射战术,他们以小分队形式,进退自如。
不断发射箭矢,尽管人数不过千余,却给神机营的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骑兵,主要由蒙古正黄旗和外藩蒙古部落的精锐组成。
他们以骑射见长,队伍中还混有满洲清骑。
清军的编制中,每五十人组成一队,其中二十人装备重甲,手持戈矛。
三十人则身着轻甲,擅长弓箭。
在战斗中,轻甲部队以左右前后结队驰骋,近距离内弓箭齐射,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倾泻而来。
清军的战术运用得当。
他们忽左忽右,分散开来,马术高超。
许多骑兵仅凭双腿控马,几乎站立在马镫上,弯弓搭箭,左顾右盼,射箭如飞。
让神机营士兵们看的目瞪口呆,内心滋生惧意。
在轻甲部队的掩护下,各队重甲士兵则在后方蓄势待发。
一旦察觉到敌方军阵的薄弱之处,便会迅速集结,或下马步战,或骑射冲锋,对神机营构成严重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当汹涌的清军骑兵冲击青牙军的车阵时,神机营的士兵们无不捏紧拳头,为战友捏了一把汗。
然而,当他们看到敌骑在车阵间四处碰壁,伤亡惨重时。
无不士气大振,欢呼雀跃。
但很快情况发生变化。
面对青牙军四面围攻,清军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
尽管左侧的车阵位于多山丘陵地带,地势复杂。
但被逼无奈的清军骑兵依然如潮水般向这边涌来。
甚至有些直接冲到了神机营阵地的最左侧。
在这片混乱中,青牙军的车阵,以及乙级军战车后的火铳手,与神机营车阵共同构成了四面合围的火力网,让夹在中间的清军骑兵陷入绝境。
神机营的火铳手们在这场战斗中如鱼得水。
每一次铳声响起,便有清军骑兵便应声倒下。
而混乱的清军也未能对神机营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这种轻松获取的战功,正是神机营士兵所热衷的。
他们全身心投入战斗,若非清军就在外面,他们定会冲出阵地,亲自收割敌首,开始计算军功了。
目睹同袍们的英勇表现。
不少来自其他车阵方位的火铳手们,不顾军官的制止,纷纷加入到这场轰击的行列,共同享受这场战斗的喜悦。
不过很快局势突变。
一股清军骑兵,不顾密集的弹雨,从一号车阵与神机营阵地之间的狭窄空隙中突围而出,涌入了开阔的旷野。
面对青牙军的坚固阵地,他们已心生畏惧。
于是将全部火力转向神机营阵地,意图一举突破。
尽管神机营阵地依托丘陵地形,外围布满起伏的坡地和天然的沟堑坑地,对大规模骑兵的冲击构成了天然障碍。
但清军采取了灵活的散骑奔射战术,他们以小分队形式,进退自如。
不断发射箭矢,尽管人数不过千余,却给神机营的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骑兵,主要由蒙古正黄旗和外藩蒙古部落的精锐组成。
他们以骑射见长,队伍中还混有满洲清骑。
清军的编制中,每五十人组成一队,其中二十人装备重甲,手持戈矛。
三十人则身着轻甲,擅长弓箭。
在战斗中,轻甲部队以左右前后结队驰骋,近距离内弓箭齐射,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倾泻而来。
清军的战术运用得当。
他们忽左忽右,分散开来,马术高超。
许多骑兵仅凭双腿控马,几乎站立在马镫上,弯弓搭箭,左顾右盼,射箭如飞。
让神机营士兵们看的目瞪口呆,内心滋生惧意。
在轻甲部队的掩护下,各队重甲士兵则在后方蓄势待发。
一旦察觉到敌方军阵的薄弱之处,便会迅速集结,或下马步战,或骑射冲锋,对神机营构成严重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