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从机器轨道上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由于小伙动没将纱布在轴承滚轮上卷好,纱布直接在机器上挤成一坨。
老王看得青筋直冒,走到一旁关掉机器,对着这小伙儿勾勾手指。
“你跟我到外面来。”
几分钟后,车间外的走廊里传来阵阵鞭笞声和哀嚎声。
……
金陵紫禁城,华盖殿。
大门紧锁,窗帘放下。
大殿内点着蜡烛,看上去阴森森的。
内阁的大臣们坐在椅子上,他们围着一张圆桌,气氛很是阴沉。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华盖殿,不是因为上首坐着大明皇帝朱再明。
锦衣卫甚至以为这群大臣正在密谋造反呢。
吏部尚书董之为翻着桌面上的文件,看着上面从巴拿马大型电台传回来的消息,面色不是很好看。
董之为看了一会儿,默默放下文件,对朱再明说道。
“陛下,这法兰西胜利的太快了,是否有些不妥?”
有了董之为开口,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开口。
“我大明的本意是让欧罗巴尽可能的拼光这一代人,让他们在以后的百年间难以恢复青壮劳力。”
“可是拿破仑打的太猛,欧陆其他国家又败得太快。”
“如果让拿破仑短时间完成欧陆的统一,这并不符合我大明的利益。”
“是极是极……”
大臣们纷纷点头,面色担忧。
大臣担心的不是大明无法揍一顿法兰西,让拿破仑安静点。
担心的其实是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逐渐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无法掌控的感觉。
倒是坐在角落吃瓜的孔二和沈玉龙无所谓,对于军队将领而言,世界越乱越好。
孔二忍不住嘟囔一句,说:“要我说,干脆我大明也出兵算了。
我大明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我大明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
董之为白了孔二一眼,也不理他。
一旁默不作声的户部尚书陈显揉着眉心,忍不住看向朱再明,等着皇帝的指示。
随着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展开,随着大明故土逐渐被收复。
恢复民生、基础建设、工业改造……
哪里都需要钱。
陈显今年几个月的连轴转工作,看着户部账户上心电图似的财政数字,心态也逐渐放开了。
大明的建设就是无底洞。
如果朱再明坚持出兵,那建设就不得不暂缓了。
三个常备师和一个海军舰队的军费,可不是普通军队的水平。
这可不是满饷的明军,而是满饷且参军光荣的明军。
是否加入一战,是发展建设,还是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