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嘶,难道这一期能抵得过去年半年的销量?”



“还真有这种可能!”



李青这回也难得地对着宋文夸奖道:“宋文,你这次可算是给咱们编辑部立了个大功。”



“这都是姜玉楼的功劳啊。”宋文再次感叹道。



该说不说,现在姜玉楼的存在对于一家杂志社销量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



尤其是《当代》新年第一期杂志上市后,业内对于这一观点更加认可了。



……



燕京,当代编辑部。



秦昭阳不可置信地看着孟韦哉,“你说咱们杂志第一周的销量是多少?”



“主编,是三万册。”孟韦哉艰难地说道。



他的脸色也不好看,实在是这个数据太难看了。



要知道去年大概是《当代》日子过得最好的时候了,有姜玉楼作品的那几期,最终销量都超过了三十五万册,刊登《暗算》的那期销量更是高达四十三万册。



可是按照今年第一期周销量的数据来看,这一期的总销量看来很难超过三十万册了,这么大的差距,就让孟韦哉这个新上任的副主编很难受。



“怎么会差这么多?”



“可能是因为咱们这一期的作品不太符合读者的口味吧。”



秦昭阳:“……”



这个解释倒也说得通,但是难道今年第一期的作品,就没有一部能受到广泛赞誉的?



不能吧。



上一期,他拉下脸,亲自为《当代》打广告,推荐了路谣的作品。销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说到底,杂志卖得好不好,除了宣传外,还要用作家的作品说话。



秦昭阳正色道:“老孟,我们要想办法啊。《当代》是我们的心血,不能看着他一步步从巅峰走向衰落。”



“既然读者因为作品不符合口味,那我们就要在不影响宗旨的前提下,尽量找到好作品,刊登在咱们的杂志上。”



“主编,我知道怎么做。”孟韦哉点头道。



说到底,还是要向作家约稿。他手头上有不少作家的联系方式,有几个作家也能写出好作品,就是时间长。算算时间,差不多能赶上下一期。



当然,他觉得真正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其实是姜玉楼。



现在一家杂志社是否刊登他的作品,对销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他其实也搞不懂,在姜玉楼出现前,文学潮流的变化总是非常缓慢的,有时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



可是,当姜玉楼出现后,这种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文坛虽然说不上百花齐放,但是他却似乎做到了。



姜玉楼一年至少发表两部作品,两部作品的题材却是天差地别。也正是他的这种没有固定风格的风格,受到了读者们的强烈欢迎。再加上他写得确实好,造成了他的作品每部销量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到了今天,他甚至能影响到一家杂志社的生存。



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却是持续且长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979我的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梁园筑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梁园筑梦并收藏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