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在饭局上侃侃而谈,很喜欢成为焦点的感觉。



只是偶尔眼神扫到刘所拉会觉得很奇怪,明明她似乎在倾听,却总觉得她的心在其他地方。



……



《暗算》的火爆渐渐在全国蔓延开来。



别说燕京了,就连住在长安的路谣在创作之余,都忍不住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暗算》。



晚上,他难得没有写小说,而是抱着小说读了起来。



路谣的妻子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回事,这部小说刚刊登的时候不是看过一遍了吗,怎么又买回来了?”



“不一样,这是单行本。”路谣随口回答道。



“内容总归一样吧?”



“内容是没变,但是重新阅读后,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



“是什么?”



路谣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怎么说呢,玉楼的这部小说采取抒情性叙述方式讲述显得别具一格,放大了叙述者的主观视点和内心感受,情感的叙述中有思考、判定和抒情,审美的感染力穿透了故事情节本身,使讲述变得更有代入感,用玉楼的话说,就是容易共情。”



讲到这里,他又颇为佩服地说道:“将历史或者英雄的书写转化为自我的体验,与个人的切肤之痛完美结合,这正是艺术的独特所在。玉楼经过了两部小说的创作,写作技巧的提升让人匪夷所思。我最初的判断没有错,他就是吃作家这碗饭的。”



“很少见你这么夸一个人。”妻子说道。



“玉楼是特别的那一个。”路谣笑着道:“他虽然年轻,有时候让人觉得不着调,但又会给人非常靠谱的感觉。只要认识他的人,就没有不喜欢他这种性格的。”



“是吗?”妻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



《暗算》在全国的销量一路走高,尤其是当读者发现有这么一本独特的小说后,更是趋之若鹜。



当代编辑部收到全国书店系统的订单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印。



为此,孟韦哉在季正怀的陪同下,找上了姜玉楼。



“玉楼,你的小说火了啊!”



“多亏了咱们杂志社的渠道,否则想要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不容易。”



“就算我们的渠道给力,前提条件也得是你的小说质量好啊。”



“嘿嘿,这不还是孟编辑您的眼光高吗?”



“嘿,你小子。”



孟韦哉笑着道:“这次来找你,是想谈谈加印的事。”



“没问题,只要给钱,印得越多我越开心啊。”姜玉楼笑眯眯地说道。



“钱少不了你的。”孟韦哉感慨道:“你这部小说真的是出圈了,报纸上在谈,广播上在讨论,就连我们编辑部都有人在讨论。”



姜玉楼笑了笑。



这部小说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可是一点都不意外。



前世,这部小说不仅销量高,而且还入选了共和国七十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典藏,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且版权的开发也很出色,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979我的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梁园筑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梁园筑梦并收藏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