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将长剑收入密室,首饰抽空去换成金银,来到院中生火做饭。



刚点燃灶膛,媳妇就坐在板凳上。



“相公,我帮你烧火。”



烧火的时候,不忘盯着李平安煮粥,怎么处理内脏,添加什么调料,掰手指头计算熬了多久。



“家里没长辈,就咱俩过日子,不必强迫学什么。”



“相公,我一定学会做饭!”



李平安见媳妇柳眉微蹙,显然是下定了决心,于是放慢了熬粥步骤,边做边解释这么做的缘由。



孤独了六年,忽然发现有个人说说话,也不错。



即使是平淡如水、没甚营养的家常。



……



春去秋来。



任由朝廷风云变幻,影响不了殓尸房的平静。



迎来送往的尸骸,要么是流民乞丐,要么是畏罪自杀的犯人,李平安见多了早就麻木。



媳妇刚开始还害怕,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慢慢的习惯了,帮着李平安递器具,只是脑子反应慢,经常剪子刀子拿错了。



李平安处理尸骸,早就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不用看也能摸对工具,然而没有拒绝媳妇的帮忙。



又不急,纵使递错了,剪刀当刀子用也无妨。



死者都没意见,李平安更不会苛责。



这日。



钟二送来了具特殊尸骸,死者是国子监赵祭酒。



从三品官职,穿朱戴紫的大员,干枯的尸骸躺在草席上,与流民乞丐并无多少区别。



“赵祭酒犯了什么罪?”



李平安面露诧异,他读过赵祭酒写的《洞玄道学科仪》,论述道教法坛、斋醮、道场等法事来源和用途。



行文有趣,措辞严谨,犹胜过许多道门真人的著作。



一直想当面请教,未料到这般形式见面。



读者站着,作者躺着。



钟二鄙夷道:“这厮表面是个清官,连官袍都满是补丁,实则是个大贪官,据说镇抚司搜出三百万两赃银!”



大乾一年税银才四五千万两,赵祭酒一人就占了百之六七。



李平安诧异道:“究竟怎么回事?”



“具体的咱也不清楚。”



钟二说道:“听说是江湖上几个有名盗贼,比试谁的本事大,方法是寻个大官,看谁偷出来的银子多。”



李平安微微颔首,听起来颇为有趣。



“那怎么选了赵祭酒,他素有清名,传闻米缸能饿死老鼠,家里可没几两银子。”



“嘿嘿,要么说有趣呢。”



钟二忍不住笑道:“其中有个贼偷很是推崇赵祭酒,将比试放在了他家,并约定获胜之人将半数身家赠与赵祭酒,以扬侠盗之名!”



“结果贼偷本事不小,从赵祭酒家找出几个金库银窖,比他们身价丰厚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贰更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贰更2并收藏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