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小镇少年陈济缓缓问出了他的最后一个问题:“听我父亲说,楠溪陈氏主脉已经超过至少五个甲子没有从盐官镇带走过人了,你们时隔如此之久之后又突然要从小镇陈氏选人,并且还要先于按规矩应该排在前面的青莲剑宗,我想知道那个所谓的你们两家都有所了解的‘弯弯绕绕’到底是指什么?”



——



镇南北灵观,那个常年闭目的老道长今日一人独自坐在观中大殿门口,有香客来上香的时候就微微起身,笑着点头打个招呼,没有人来的时候就坐在廊下的艳阳处,晒一晒太阳取个暖。



前些天曾与老道长一起坐在凉亭下,聊起过磨刀一事的那个身影虚淡的老人这两天并不在道观中,大概是已经回了凉州城,关于老人的身份一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其实算是个秘密,且在平常的街头巷尾,常人见之如未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老道长晒了一会儿太阳,见道观中今日破天荒没有太多香客前来,也不太需要他特意盯着,于是便缓缓起身,拄着那根一贯在手中的长长竹竿转过身,脚步平缓往后院中去,前堂无来客,后院有仙人。



后院凉亭中,一个身着玄袍的清瘦高挑的老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比之常年在道观中修行,连门都很少出的老道长而言,更像是神仙中人。



这老人在那老道长未从前院大殿门口处转过来之前,就先一步突兀现身在凉亭中,环视了一圈后院中的景色,随后坐在石桌边的石凳上,笑眯眯拂须啧啧一叹,果真是道门清净地,虚极静笃,来去由心,道亦有道。



片刻之后,老道长拄着竹竿从院门中穿过进入后院,坐在凉亭下的老人远远瞧着老道长进入视野,淡笑一声,缓缓道:“多年不见,陆天师风采依旧。”



亭外仙风道骨的老道长闻言并无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是轻轻点头,“贫道见过周先生。”



亭中老人闻言笑了笑,轻轻弹掉落在玄袍腿面上的一片落叶,随后才道:“今日冒昧登门,多有叨扰,老夫只是慕名已久,想着亲自过来看一看这座名震天下的盐官大阵,适逢小镇开门,也算有缘。”



老道长拄着竹竿站在凉亭外,似乎并无进去就座的打算,听到亭中老人的话,微微沉默,似乎欲言又止。



老人坐在石桌边,看了眼亭外那个闭眼伫立的老道士,面无表情但语气含笑问了三个字:“有指教?”



“先生大才,指教自然是不敢,只是贫道以为天道有常,一切皆有定数,奉劝先生何必执着?”老道士如此说罢后又叹了口气,话虽如此说,可奈何人心朝上、各有所图,世间纷繁扰攘,大多数故事的纷争对立都是从这里来的。



玄袍老人缓缓从亭中石凳上起身,听那老道如此说法,不由嗤笑了一声,面含讥诮:“真人又何必要学那些佛门的大和尚一样,在此处与老夫打机锋?”



他目光偏转,视线越过老道士,又穿过盐官镇鳞次栉比的屋顶檐瓦,看着小镇以东三里地外的那座高耸入云的挺拔剑峰,道:“你我皆知,天道根基在十四年前就已经易位,妖龙睁眼,荧惑守心!现如今,所谓天道定数与变数之说尚在两可之间,道友又何来执着之语?”



一直闭眼站在原地没有挪位置的老道长听到老人如此说话,有些叹息地摇了摇头。



十四年前的那个元宵节,本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却是一轮血月独挂夜空照遍九洲,犹如妖龙睁眼,如此邪异任谁看来都是大凶之兆!



于是,中土神州临渊学宫为此特意召集诸子百家各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春秋王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花下一壶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花下一壶酒并收藏春秋王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