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896章 红星计算机销售火爆,小美家举起特别费用大棒
迎来“黄金时代”,反而引发了其他人家的报复行为,全球贸易变得更加紧张。
更糟糕的是,小美家的工业在缺乏外部竞争压力下变得愈发低效,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也陷入了“瓶颈”。
虽然这两次特别费用大战,都没能促进小美家经济的发展,但是特别费用战的发起人却高举大旗,获得了选票。
当然了。
跟前两次发动的特别费用大战不同,这次只是针对特定商品提高特别费用。
“这倒是个好办法。”
“没错,现在东大的产品顶着港城的名头,经常出现在咱们这边的市场上。”
“他们这是要从咱们身上挣钱!”
“咱们是为了保护自己。”
国际商邺机器公司的高管们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只是要把这个办法化为实际行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特别是征收特别费用的权力把握在国会议员老爷的手里面。
小托马斯沃森很快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几天后,在华尔街的报纸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红星计算机的阴谋》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红星计算机的利润,比如芯片处理器就是由沙子造的,成本只要几美分。
而存储器和电源之类的东西,都是破铜烂铁,最多价值几美元。
换算下来,一台红星计算机的成本只有不到五美元。
现在售价竟然高达二十万美元。
只是一台红星计算机,东大人足足从小美家挣十九万九千五百美元。
这种算账的办法,简直让小美家搞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和教授们惊掉了下巴。
这不是胡扯嘛。
但是小美家那些喜欢开大皮卡的红脖子们就相信这个啊。
一听说有人从他们身上挣钱,那简直比抢了他们的皮卡车一样愤怒。
随后一个名为抵制红星计算机的民间团体就成立了。
该团体开着皮卡车,拉着象征红星计算机的纸箱子,开始到处巡游。
为啥是纸箱子?经费没有那么多啊。
真以为这帮人不工作,到处跑,还能住宾馆,吃汉堡,全靠热心发电啊,那背后自然是有金主支持。
这帮人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
要么是打砸纸箱子,要么是放火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马戏团表演呢。
不过该说不说,演出的效果却很好。
很快,抵制红星就火爆了起来,各地的红脖子们纷纷声援。
各地的电视台也开始对“抵制红星”进行跟踪采访。
一直没有露面的发起人站到了摄影机前,挥舞着星条旗帜,大声喊道:“在十几年前,那边还是一片废墟,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都会打个寒颤。
现在呢,他们竟然开始剥削我们了!
今天,请跟我站在一起,抵制红星计算机,让小美家再次伟大!”
周良站在人群之中,看着那个自称是农民的家伙,挠了挠头:“这人不就是我们公司的高管彼特吗?他的父亲是银行家,一辈子都没有干过农活,咋变成农民了?”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农民彼特凭借完美的形象和鼓舞人心的口号,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抵制红星计算机,让小美家再次伟大的口号,一时间在小美家传播开来。
一般来说国会的那些老爷们,对这种小事情本来是不屑一顾的。
红星计算机的销售额虽然大,却没被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偏偏就有几位国会老爷突然发起了一项议案。
该议案要求对红星计算机征收百分之五十的特别费用。
议案已经提出来,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红星计算机,这是个啥玩意?咋就被征收特别费用了?”
“哎呀,造这玩意的家伙可有大麻烦了,百分之五十的特别费用,那还能挣钱吗?”
“看来啊,红星计算机是要被撵出这边的市场了。”
海克斯科技公司和霍家一直在关注红星计算机在小美家的销售工作。
眼看着销量节节攀升,要不了多久就能独占市场。
特别费用的事情发生后,形式急转直下。
得知消息后,两家都很震惊。
杨继宗立刻联系小霍,两人商量一番后,发现并没有合适的应对策略。
毕竟小美家是铁了心的要征收特别费用,海克斯科技在小美家的那些关系也帮不上忙。
霍家这边更是鞭长莫及。
两人决定返回内地,同有关部门和李爱国共同商议。
李爱国还不知道红星计算机在小美家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此时正在家里愉快的画着图纸。
“爱国兄弟,外面有人找你。”
许大茂从外面飞奔进来,指着门外说道。
李爱国将图纸放进抽屉里面,走到门外,看到有两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同志。
那两个同志将工作证递过来:“爱国同志,有一场会议需要你参加。”
李爱国看了证件,点了点头:“你们稍等。”
李爱国进到屋里,告诉陈雪茹中午不要做自己饭了,然后跟着两个同志登上了停在门外的小轿车。
许大茂看着小轿车飞奔而去,忍不住吞咽口水:“什么时间我才能跟爱国兄弟那样,坐上这种小轿车。”
“不就是小轿车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贾东旭指了指正在旁边玩蚂蚁的棒梗:“我儿子是干大事儿的,将来肯定能买一辆更大的小轿车。”
“是不是啊,儿砸。”
“昂。”棒梗扬起头,擦了擦鼻涕。
许大茂:“.”
****
“这么说小美家要征收百分之五十的特别特别费用?”
李爱国感觉小美家的这种做法很熟悉,具体在哪个时空发生过,他却记不起来了。
“还没有投票表决,不过按照目前的态势,法案通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小霍将小美家近期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李爱国又觉得小美家发生的这些事情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具体在什么地方了。
领导翻阅资料,忧心忡忡的说道:“红星计算机进入小美家销售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却已经挣到了五千万美元的外汇,如果咱们退出小美家市场的话,损失将会特别大。”
这年月国内百废待兴,急需要国外的技术、设备、物资来搞建设。
这些东西全都需要外汇购买。
小霍和杨继宗都把目光投向了李爱国。
“爱国,你怎么看?”
(本章完)(3/3)
更糟糕的是,小美家的工业在缺乏外部竞争压力下变得愈发低效,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也陷入了“瓶颈”。
虽然这两次特别费用大战,都没能促进小美家经济的发展,但是特别费用战的发起人却高举大旗,获得了选票。
当然了。
跟前两次发动的特别费用大战不同,这次只是针对特定商品提高特别费用。
“这倒是个好办法。”
“没错,现在东大的产品顶着港城的名头,经常出现在咱们这边的市场上。”
“他们这是要从咱们身上挣钱!”
“咱们是为了保护自己。”
国际商邺机器公司的高管们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只是要把这个办法化为实际行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特别是征收特别费用的权力把握在国会议员老爷的手里面。
小托马斯沃森很快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几天后,在华尔街的报纸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红星计算机的阴谋》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红星计算机的利润,比如芯片处理器就是由沙子造的,成本只要几美分。
而存储器和电源之类的东西,都是破铜烂铁,最多价值几美元。
换算下来,一台红星计算机的成本只有不到五美元。
现在售价竟然高达二十万美元。
只是一台红星计算机,东大人足足从小美家挣十九万九千五百美元。
这种算账的办法,简直让小美家搞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和教授们惊掉了下巴。
这不是胡扯嘛。
但是小美家那些喜欢开大皮卡的红脖子们就相信这个啊。
一听说有人从他们身上挣钱,那简直比抢了他们的皮卡车一样愤怒。
随后一个名为抵制红星计算机的民间团体就成立了。
该团体开着皮卡车,拉着象征红星计算机的纸箱子,开始到处巡游。
为啥是纸箱子?经费没有那么多啊。
真以为这帮人不工作,到处跑,还能住宾馆,吃汉堡,全靠热心发电啊,那背后自然是有金主支持。
这帮人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
要么是打砸纸箱子,要么是放火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马戏团表演呢。
不过该说不说,演出的效果却很好。
很快,抵制红星就火爆了起来,各地的红脖子们纷纷声援。
各地的电视台也开始对“抵制红星”进行跟踪采访。
一直没有露面的发起人站到了摄影机前,挥舞着星条旗帜,大声喊道:“在十几年前,那边还是一片废墟,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都会打个寒颤。
现在呢,他们竟然开始剥削我们了!
今天,请跟我站在一起,抵制红星计算机,让小美家再次伟大!”
周良站在人群之中,看着那个自称是农民的家伙,挠了挠头:“这人不就是我们公司的高管彼特吗?他的父亲是银行家,一辈子都没有干过农活,咋变成农民了?”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农民彼特凭借完美的形象和鼓舞人心的口号,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抵制红星计算机,让小美家再次伟大的口号,一时间在小美家传播开来。
一般来说国会的那些老爷们,对这种小事情本来是不屑一顾的。
红星计算机的销售额虽然大,却没被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偏偏就有几位国会老爷突然发起了一项议案。
该议案要求对红星计算机征收百分之五十的特别费用。
议案已经提出来,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红星计算机,这是个啥玩意?咋就被征收特别费用了?”
“哎呀,造这玩意的家伙可有大麻烦了,百分之五十的特别费用,那还能挣钱吗?”
“看来啊,红星计算机是要被撵出这边的市场了。”
海克斯科技公司和霍家一直在关注红星计算机在小美家的销售工作。
眼看着销量节节攀升,要不了多久就能独占市场。
特别费用的事情发生后,形式急转直下。
得知消息后,两家都很震惊。
杨继宗立刻联系小霍,两人商量一番后,发现并没有合适的应对策略。
毕竟小美家是铁了心的要征收特别费用,海克斯科技在小美家的那些关系也帮不上忙。
霍家这边更是鞭长莫及。
两人决定返回内地,同有关部门和李爱国共同商议。
李爱国还不知道红星计算机在小美家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此时正在家里愉快的画着图纸。
“爱国兄弟,外面有人找你。”
许大茂从外面飞奔进来,指着门外说道。
李爱国将图纸放进抽屉里面,走到门外,看到有两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同志。
那两个同志将工作证递过来:“爱国同志,有一场会议需要你参加。”
李爱国看了证件,点了点头:“你们稍等。”
李爱国进到屋里,告诉陈雪茹中午不要做自己饭了,然后跟着两个同志登上了停在门外的小轿车。
许大茂看着小轿车飞奔而去,忍不住吞咽口水:“什么时间我才能跟爱国兄弟那样,坐上这种小轿车。”
“不就是小轿车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贾东旭指了指正在旁边玩蚂蚁的棒梗:“我儿子是干大事儿的,将来肯定能买一辆更大的小轿车。”
“是不是啊,儿砸。”
“昂。”棒梗扬起头,擦了擦鼻涕。
许大茂:“.”
****
“这么说小美家要征收百分之五十的特别特别费用?”
李爱国感觉小美家的这种做法很熟悉,具体在哪个时空发生过,他却记不起来了。
“还没有投票表决,不过按照目前的态势,法案通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小霍将小美家近期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李爱国又觉得小美家发生的这些事情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具体在什么地方了。
领导翻阅资料,忧心忡忡的说道:“红星计算机进入小美家销售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却已经挣到了五千万美元的外汇,如果咱们退出小美家市场的话,损失将会特别大。”
这年月国内百废待兴,急需要国外的技术、设备、物资来搞建设。
这些东西全都需要外汇购买。
小霍和杨继宗都把目光投向了李爱国。
“爱国,你怎么看?”
(本章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