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赖文光殒命扬州(2)



郭松林接令,急至铭军营地,谓刘铭传道:任逆死后,赖逆已乃惊弓之鸟。省三兄督率主军,蹑踪追剿;吾即偕武毅军,绕前截击,届时两面夹击,安有赖逆活路!



刘铭传道:有劳子美兄,然困兽犹斗,万事小心;武毅军力单,杨鼎勋之勋字营,随兄奔走。



郭松林、杨鼎勋蹑踪急追,12月7日,于杞城黄流镇,复又围击东捻军。



赖文光、李蕴泰、范汝增等奋力杀出重围,一路北走,直至寿光,方才稳住阵脚。



赖文光道:发陕西密函,已逾三月,不知梁王收否?



魏王李蕴泰道:启禀遵殿,左妖宗棠业已入陕,梁王甚难抽身。此隅介于弥河、洋河之间,战守皆不宜。



赖文光道:溪水阻隔,扼妖炮火,正可伺机一战。



李蕴泰不复再言,悻悻而退。



首王范汝增道:启禀遵殿,吾愿前锋诱敌。



赖文光叹曰:诸捻素乌合,无纪律,先沃王不敢强,而吾亦不能拗也!惟梁王张宗禹、鲁王任柱能明约束,立营伍;上马冲锋,下马伏击,无所不能。今鲁王已逝,梁王远不可及;穷途末路,不过如此!



范汝增亦叹:莫非天要亡吾等?



赖文光道:困兽犹斗,况人乎!三万战骑尚在,破釜沉舟,倚水再战,天必不负。速传吾令,大军就地休整,择机斩刘妖一部,迅疾南下,逾六塘河南走。



1867年12月19日,刘铭传、郭松林、杨鼎勋、善庆、温德克勒等率军强渡弥河,筑垒列队,包抄迂回,即行开攻。



赖文光兵分三路,誓死一搏,鏖战三昼夜,东捻军几近折光,首王范汝增、列王徐昌先先后战死。赖文光慌不择路,先弃步队,后弃辎重,再弃马队,迅沿弥河,凫水南奔,再由沭阳张家湾突破六塘河防线,沿运河向南,且战且退至扬州瓦窑铺,立足未稳,复被吴毓兰部突袭;赖文光猝不及防,受伤被擒,千余东捻残军亦一哄而散。



吴毓兰欲立不世之功,屡劝赖文光招纳张宗禹及溃散各部,立功以赎罪。



赖文光曰:人生愁长,死于此刻,亦为圆满;将死之人,烦请道台大人赐予纸笔,遗留几言,博人一笑。



吴毓兰道:两军接仗,非尔死即吾活,今日擒尔,实属侥幸;尔之所求,无有不可!



赖文光忖思二日,留遗言曰:盖闻英雄易称,忠良难为,亘古一理,岂今不然?



亿余生长粤西,得伴我天王圣驾,于道光庚戌年倡议金田,定鼎金陵,今已十有八载矣。但其中军国成败,事机得失,形势转移,予之学浅才疏,万难尽述,惟有略书数语,以表余之衷肠耳。



亿予于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始沐国恩,职司文务,任居朝班。于丙辰六年秋,值国家多故之际,正君臣尝胆之时,是以弃文而就武,奉命出师江右,以期后用。荷蒙主恩广大,赏罚由余所出,遇事先行后奏,其任不为不重矣。



丁巳七年冬,诏命回朝,以固畿辅。戊午八年春,我主圣明,用臣不疑,且知余志向,故命攻江北协同成天安陈玉成佐理战守事宜,永固京都门户。



受命之下,竞业自矢,诚恐有负委命之重,安敢妄怨有司之不从?且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诚哉是言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百年争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路人四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人四九并收藏百年争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