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约两百余米,东西宽约一百余米,占地约二十多亩。



大门有六扇门、三开间,上悬“巡查缉捕”四字浮雕黑铁匾额,门口还摆了一对踩着刀剑的石狮子。



配合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梁柱门匾,给人以威武、森严、阴冷的震慑感。



衙门内部,仿三进院而建。



一进院是校场。



二进院是公廨。



三进院是寝房、牢房。



整个上右所一千多名官兵,包括杨戈这位主官千户的公廨,两位副千户的公廨、十个百户所的公廨,以及经历司、案牍库、将作室、饭堂、医舍等等功能室,尽皆的集中于此。



也算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然,大多数时候,上右所内都是没有一千多口子人的,甚至超过五百口子人一起开饭的时候都极少极少。



这倒不是北镇府司在给上右所找事做。



虽然沈伐对于杨戈一心混吃等死这件事,颇有微辞。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还是很体恤杨戈的,知道杨戈新官上任、业务不熟,就将本该压给上右所的案件,分给了另外六个千户所,给了杨戈熟悉岗位的时间。



可北镇府司不给任务,也架不住底下的百户、总旗们,“风闻巡查”,自己出去找案子查。



这也是应有之意。



毕竟不查案,哪来的油水?哪来的孝敬?



没有油水、没有孝敬,难道就指着那一个月十几两银子的俸禄过日子?



再者说,杨戈想混吃等死,底下的百户、总旗们可还都想着进步呐!



对此,杨戈纵然是上右所的主官,能做的也依然不多。



也仅仅只能守住“不能见财起意”、“不能屈打成招”、“不能欺压良善”这三条底线,坚决不允麾下的百户、总旗们触碰。



至于如何守住这三条底线不允底下人跨过,倒也简单。



底下的百户、总旗们如何查案,他的确无法实时追踪、日日过问。



但他们的无常簿以及结案卷宗,终归是要汇总到他这里的。



总不能日日都往外跑,却什么都是白纸一片吧?



每当杨戈发现有疑点的卷宗和无常簿记录,他都会将其挑出来,递给方恪那一个百户所的旧部去核查。



他不曾掩饰自己核查卷宗和无常簿的举动。



方恪在杨戈和沈伐这两条金大腿,与一众无甚交情的同僚之间,也不难做出抉择。



方恪家中五代人皆供职于绣衣卫,对于绣衣卫里的那些见不得光的弯弯绕、灯下黑,他可谓是门清儿……



从杨戈正式履职上右所千户至今,已经处理了三个百户、五个总旗。



情节最严重的一个总旗,见色起意、杀人夺妻。



杨戈连人都没押回北镇府司,直接在上右所就拔了他的绣衣牛尾刀,将其押解到东城门外他立下的那块入城碑前,当众执行了家法,那个总旗才挺到一半儿就了了账,快马加鞭上阎王爷那儿报道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桃李春风一杯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楼听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楼听风云并收藏桃李春风一杯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