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总共五两十二钱,这本《贤文集》,可是有顾公亲笔注解,收录的也都是一等一的佳文,其中还有几篇,是顾公家的私藏。这次肯拿出来,也是造福天下士子,再少就有辱斯文了。”



听着掌柜的抱怨,王先明也有些不快,“若不是有这几篇别处寻不到的文章,我还不买它呢。也罢也罢……”



王先明知道这钱是省不了,只好忍痛掏钱。待到他付完钱,又赶忙把书籍塞入怀中,生怕它丢了一般。



这世道就是这样,四书五经虽然满大街都是,但很多先贤大家的文章,都被一家一姓藏在自家书楼,等闲人是求一见不可得。



所谓的书香门第,就是靠这种收书藏书的笨办法,将知识代代相传,好让后世子孙通过更大的量,将来在科场上快人一步。



回去之后,就得叫恒儿把这些书通通翻烂,不然得狠狠打他的板子。王先明咬咬牙,作别书局掌柜,告辞而去。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不好。待他走后,从书局深处走出一个家仆,掌柜也识得他,一看到便高兴的打起招呼。



“李管事,又来替秀才公买书呀。”



这家仆表情甚是倨傲,只是点一点头,看着王先明离去的背影,问道:“那不是泰兴县的老童生吗?”



掌柜一听,嘴角一撇,顿感无趣。你语气轻慢,是因为上头有个秀才公,我可没有。再说你也不过是個家仆,敢这样称呼读书人,哼哼。



但对方终究是大户,掌柜只好陪起笑脸,“确实是他,之前还说他关了学塾,以为不再教人。这几个月来,又突然来我书局购书,也不知道是在教谁家的子弟。”



“他都买了些什么?你把他买过的都说来听听。”



掌柜将书名如雨后竹笋般道出,听的这个仆人一愣一愣,赶忙告辞准备回家禀告主人。他的家主,自然是先前挤走王先明的李公明。



听完家仆的讲述,李公明笑着摇头:“他倒是好运气,离开了泰兴县,还能收到这么多学生。”



“老爷,何以见得。”家仆适时狗腿。



“都让你平日多读点书。”李公明往椅子上一靠,点评道,“他第一次买《四书章句集注》应该是给刚入学的学生准备,此书是理学所物,为本朝不喜,但书中内容着实精妙,朝廷这才不禁止它。



第二个月买的该是《临川集》《苏辙集》,正好做读物,让学生们免于陷进四书五经中,只知道死读书。



只是这《春秋注疏》能在《贤文集》前面,想来是他门中有弟子开始治五经了。这个人,打熬上几年,就可以下科场了。到时候,我们就知道谁是他的学生。”



家仆在一旁摇着折扇,抖机灵的问道:“老爷,为何不能是一个人呢?”



“糊涂。”李公明转头骂上一句,“你当那个王先明是什么梧桐树吗,练的一手呼凤引凰的法术?他能在穷乡僻壤找到一个学过四书的弟子,已经够他们老王家祖坟冒烟了。”



“是是是,老爷说得对。”



“你回头去把学生们的文章收上来,我要好好检查。到不可让王先明的弟子,抢在我的前头去。”



…………



…………



王先明到家时,林如海已经告辞离去。他见到家中摆满礼物,不免跟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红楼读书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商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商狄并收藏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