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隐没闺中的娇柔女子,进入中书院前,年纪轻轻的她就拜入剑术名家钟飞苑府中参文习武。



说起钟飞苑,就不得不再提乾陵和龙渊两阁。襄信元年,两阁都相中了这位淮州名仕,听说他文武双全,曾率领家丁助信王击退了盘踞淮州的夷族,一直驱赶至东海之外。天下安定后,开府传业,久负盛名,两阁主司自然是争得头破血流。信王挥挥手,对主司们说:“你们在朝中争来争去有何用,既是名仕,你们备礼一同去探访,最终选定哪阁,还得依人家的选择。”



结果,当主司们亲临钟府,主人闻听来意,竟闭门谢客,将两阁主司晾在门外,只让门童稍去一句话:“主人生性慵懒,无意迁徙为官,大人们请回吧。”



吃了个闭门羹,两阁的傲娇脾气也上来了,返朝回复信王:“此人回避亲面,怕是浪得虚名而已。”信王早已知晓内情,笑而不语。



婠就是在这位名仕府中潜心学习了三年,百家思想,文韬武略,飞苑剑术,均小有所成。襄信十四年七月末,钟飞苑唤来婠,师徒两人促膝而坐。



“儿,你来府中已有三年,天资聪颖,为师甚是喜爱,如今国内太平,你在府中所学恐无用武之地,今后有何打算?”



“徒儿想去京城陵安,若有幸入得朝堂,必有机会将师父所授发扬光大!只是现在学艺未精,贸然前去怕会辱没了师父的名声。”



“名声乃是浮云,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十几年前,为师婉拒了入仕的邀请,是因为人在朝中,很多事情就会身不由己,处处受制。既然你有意入仕,为师也不拦你,有件礼物,也到了该赠与你的时候了。”



钟飞苑从身后抽出一根长约两尺的短棒,棒身雪白素雅,一头形似骨朵。他双手握棒,运力旋转,棒身分离开来,内里竟藏有利刃,骨朵为鞘。



“这根白玉骨朵棒,是岐州玄晶所制,女儿家习武防身,不为嗜血生杀,你在府中所学足以自保,此棒大小和重量适中,隐蔽性强,可作钝器亦可作利器,钝器可破坚甲,利器可展剑法。为师一直带在身边,愿此物日后能替你守身挡灾,也能代为师警示于你,恪守公道,无愧于心。为师唤你前来,是觉得你已可以出师,在府中多留无益。且去收拾行装,拜别父老乡亲,明日就前往京城吧。”



“多谢师父的教导,徒儿定当谨记!”婠起身接过礼物,向钟飞苑深鞠一躬后,作揖离去。



她细细端详手中的短棒,通体洁白无瑕,清冷寒芒,当运力旋转棒身,手握端现出一条缝隙,可抽出内藏利刃,锋口幽幽,锐气逼人,确实是天下少有的极品,师父赠予如此贵重的物品,想必是对婠寄予厚望。



翌日,钟府门外,钟飞苑亲自将婠送上马车,并交给婠一封信。“今府前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了,为师愿你前路平坦,不负所学。将此信收好,到了京城,它能为你打开门路。”



车夫扬鞭催马,踏上旅途。婠感念恩师,坚持在车中挥手告别,直到钟府和府前的钟飞苑消失在视野中。



淮州水路发达,支流七弯八绕,均连通漕运官道汉水,汉水直达陵安城东的汉湖。襄信年间经过改造和引流,汉湖水被引入城中,建陵东水门隔绝内外,是淮州朝贡入京,淮商走货贸易的必经之路。而陆路官道因绕汉湖而建,行程多出百余里,得耽误些时日。其实婠知道钟府十里外就有一个支流渡口,若取此道汇入汉水,三日可达,现取旱道,则需五日,但是师父既已如此安排,听从便是。



倒不是钟飞苑想拖延婠的入京时日,只是淮州支流远没有官道太平,岸边的水松林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乾陵阁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遇见我的预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遇见我的预见并收藏乾陵阁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