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干小押的。



也正是靠这个行业,才让我段氏一门,得以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中,未经风雨的延续了下来。



当年的奉天城,在小押行业里,名声最好的有四家,分别是曲家、段家、宋家和魏家,被称为“四小押”,也叫“小四门”。



小四门做生意有个规矩,他们不收金银首饰,不收房产地契,只收有年代的字画珍玩。



只要是被其中一家拒收的东西,另外三家,肯定也不会收,所以外界都传,这小四门,其实是一家的生意。



还有人曾说过,这四家的门主,是歃血为盟的义兄弟,再早些年,就是一起打穴探洞的盗墓贼。



因为四门家主年纪大了,怕继续倒斗会有损阴德,伤了后代命数,继而转行做起了典当生意。



之所以只收出土的黄货,是因为四门的人摸了这么多年地洞,只认得古董,鉴定起来熟练。



四门由来众说纷纭,真相究竟如何,没人清楚。



当年的小四门,在奉天城典押行中独树一帜,口碑极好,基本上所有变卖古玩的人,都会首选这四家。



一来二去,自然会惹人觊觎,当年不论是官方还是匪盗,都对小四门聚敛的财物垂涎三尺,不过在魏家的捍卫下,始终平安无事,因为当年魏家的大公子,是奉天都督张锡銮的侍卫长。



桑田沧海,岁月变迁。



大清朝没了,民国成立,袁世凯自封皇帝被推翻,举国进入了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的时代。



对于典押生意来说,世道越乱,也就代表着生意越旺,毕竟在那个人命如蒿的岁月里,什么珍宝,都不如一碗能够填饱肚子的白粥来得实在。



九一八事变前夕,奉天已经改称沈阳,四门经过历年发展,称得上是沈城真正的豪门。



好景不长,随着侵略者的铁蹄侵入国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似乎有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在了泱泱华夏的上空,让每一个民众都处于恐慌当中,看不见希望。



彼时,各国列强也趁着华夏国门大开,民族积弱,以巧取豪夺的方式,大肆搜刮中国民间的古董珍玩。



对于专做古玩生意的四门来说,这是沉重打击,当时驻沈阳的日寇,还要求四门在限期内将全部珍宝上交。



也就是那一年,我太爷爷面对日寇的霸凌,决定弃商从军,抵御外辱。



在我太爷爷离开的前一夜,四门家主聚在了一起。



当时魏家的家主也是个年轻后生,看着满目疮痍的河山,同样满心愤懑,决定跟我太爷爷携手从戎。



而宋家家主决定带着全家老小投奔去留洋的外甥,曲家家主则准备一路南迁,躲避战争。



当时我太爷爷劝阻曲家主,说外辱当前,一路躲避,反倒不如上阵杀敌,还这大好河山一片清净,曲家主却一再推脱,说他只要跑得够快,战火就追不上他。



那一天,我太爷爷摔碎了一个价值连城的战国龙纹玉佩,由四家家主各得其一,约定等战火平息,再重聚沈阳,于每年的九月初九,拿着玉佩残片,在奉天文庙门前碰面。



那一夜,四门散去,将日寇点名要的宝贝,全都沉了浑河,多年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黄泉手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慎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慎行并收藏黄泉手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