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往农村跑,去收一些有年代感的物件,但十件有八件都是假的,剩下的两件,也是不值钱的玩意。



如今这个年代,虽然很少有人来典当行抵押古董了,但我爷爷从小就教了我不少文玩鉴定的知识,我问他原因,他的答案依然是那两个字:传承。



猴子每当遇见拿不准的东西,都会找我来掌眼。



“段公子,今天找你真有好事,我遇见了一个好东西!”



猴子神神秘秘地走到我身边,用手机调出一张照片,递到了我的面前。



“你连奥特曼青铜像都敢收,能有什么好东西……”



我本以为猴子又在乡下看到了什么铜钱、银元之类的物件,但目光一瞥,便被吸引了。



照片中是一个青花瓷高足碗,明朝嘉靖年间的款式。



高足碗的品相并不好,一看就是民窑的东西,碗沿还有一个缺口。



这个碗真正难得的地方,在于上面的图案居然是婴戏图。



瓷器收藏以人物绘画为最好,人物中又以婴戏图最为昂贵。



以往猴子给我看的照片,全都是那种一眼假的仿品。



但这张照片乍一看去,却没什么破绽,从图片来看,竟是到代的开门货。



猴子见我盯着照片没做声,目光有些亢奋:“段公子,怎么样,我这次是不是没有打眼?你说过明收青花清收彩,这是明嘉靖年间的东西,没错吧?”



我将照片放大,打量着高足碗上面的细节:“这照片,你是在哪拍的?”



“沈北那边的一个农村,我下午本来是去收铜钱的,结果进村后有人找到我,给我看了这个高足碗。”



猴子一脸得意,甚至有些傲娇:“对方就是个不识货的老农,在村里的赌局上输红了眼,所以才要把这东西卖给我。”



“只是个老农?”



听到猴子这么说,我蹙起眉头,心中已经生出了警惕。



早在八九十年代,许多文物贩子都会去乡下收古董,仗着农民没什么见识,低价收购他们手里的老物件,借此倒卖赚了大钱。



这种走街串巷,下农村或者拾荒收购来的古玩叫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鱼目混珠,真假参半。



如今这个年代,人早都学精了,越是乡下的东西,反而越不好收,农民普遍没有什么鉴定知识,却通过各种途径知道古董能卖上大价钱。



哪怕市面上按斤出售的北宋钱和清朝的光绪通宝,他们一枚都敢开价成千上万。



如果跟猴子接触的农民手里真有古玩,不可能自己不去上网查阅,而是随便找个收古董的陌生人,就要把东西卖出去。



许多人都跟猴子一样,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假,而有些造假团伙也抓住了这种心理,会专门把货丢给农民出手,俗称“埋地雷”。166小说



我家里虽然开的是典当行,但也接触古玩,算是半个圈里人。



我爷爷对我说过,古玩一行最怕的不是打眼,而是起了贪心。



人一贪,也就钻进了设好的圈套里。



一个“赝”字,几千年来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黄泉手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慎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慎行并收藏黄泉手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