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一想到姚贾之前所说,苏角等将领也默然了。



朝廷不在意过程。



只在意结果。



只要最终结果是好的,中间会发生什么状况,都不在朝廷的考虑范围,即便北地民众恐会因此人心惶惶,但朝廷也不会有任何动摇。



苦一苦底层!



随即。



苏角想到了军官学院。



或许朝廷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所以才特意设立军官学院,为的就是让底层军官能在这一次次小规模冲突下,快速的成长,最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只是想到这一系列。



苏角心中生出了一个很荒谬的念头。



便是朝廷会不会早就猜到了匈奴会发生变故,所以才制定了这一系列的举措?



不然头曼单于若是在位,因匈奴跟朝廷之前的连年厮杀,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头曼单于也不可能缓和,这若是开了口,他在匈奴的威望无疑会大损。



头曼单于又岂会做这种事?



唯有草原生出变故,草原进一步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匈奴跟朝廷才有缓和的可能,而这还不是匈奴主动缓和,而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很快。



苏角就摇了摇头。



他感觉自己这想法太荒唐了。



他们都是才知道匈奴发生了变故,远在数百里外的朝廷,又岂能比他们还快知道?又怎么可能提前这么早就做好布置?



这根本就不可能。



这时。



其他将领也想到了军官学院。



涉间道:“朝廷设立军官学院,就是为应付这些冲突?”



姚贾点了点头。



他笑着道:“局部冲突在所难免。”



“朝廷也要防患于未然。”



“而且军官学院的设立,也是便于更好的取材于‘仕’。”



“而今殿下的想法越发成熟,目前在关东不少郡县,也开始征发士卒,等到这些士卒在这些冲突中得到提拔,也能进一步让这些政策深入人心,这同样是殿下的心思。”



苏角等将领连忙作揖。



王离凝声道:“典客的意思,是朝廷会加快士卒的轮替?陆续用一部分关东士卒,替代原先的关中士卒?”



姚贾颔首道:“朝廷的确有此意。”



“而今长城军团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出自关中,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为国多年,也离家多年,朝廷又岂能一直置之不理?从殿下推行‘士官转职’后,朝廷同样开始谋划,让这些老兵,陆续的返回家园。”



“只是这还需要时间。”



“但据我估计,若是在接下来几年内,有关东出身的士卒,飞速的成长起来,或许能极大的带动关东地区民众入伍的想法,到时关中的老兵,也能更早的返回。”



说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