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是听得出计然话中的讥讽意味。



计然冷笑道:“方才李丞相说的在理,朝廷过去对于天下灾祸治理,主要采取的便是‘以工代赈’,大秦兴修水利足有上百年,这才有了关中沃土,也才有了而今之富饶,然水利之事,注定要有水才能去做,天下江河溪水众多,但也有很多地方是不靠水的。”



“而且天下除水涝,还有旱灾、虫灾等等。”



“所以等到灾难真的发生时,很多地方往往是没办法兴建工程的,而对于这种状况,朝廷过去的做法,其实也殊途同归,便是给灾民找事做,例如让灾民向军营服务,制作制造箭矢、修缮甲胄,收集草料,维护战车等工作,来谋求一份事务,以维系自己生活,保证自己不被饿死。”



“但”



计然话语一顿,嘴角带着几分冷冽。



他缓缓道:“这种办法之所以可行,那是因为天下未定。”



“而今天下安定,这种办法恐无法进行了。”



divcss=&ot;ntentadv&ot;“无法兴修工程,也无法为战事做准备,这些灾民又当如何处置?”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些人饿死?”



“若当真这么做,只怕天下真就要烽烟四起了。”



“这岂是我等能承担的?”



“我计然仕秦多年,一心为秦,正是对天下有所担忧,这才慨然进言,也正因我是关东出身,对关东情况有所了解,所以才敢冒大不韪,去提出修法赈灾,为的便是将灾祸影响降到最低。”



“我计然为国为民问心无愧。”



计然一脸慨然。



计然的话也是得到了不少人赞成。



闻言。



李斯嗤之以鼻。



他冷声道:“计官市丞,你的话我不敢苟同。”



“而且你会错意了。”



“以工代赈,并不仅仅只用于水利旱灾,同样也能用于兴建利国利民的工程上,且不说大秦各郡县的道路问题,还有关东城墙修缮,以及一些失修的水利,这些都是可以消化灾民的,何以非得要临时起意?”



“不过你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



“我方才沉思了一下,关东跟关中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存粮,也习惯了朝廷赈灾,所以可在受灾之地推行缓税。”



“暂缓民众的税赋,允许民众到丰收之年再补交欠下的税赋,另一方面,朝廷也会为灾民提供种子和农具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若是这些灾民自己都不积极的治灾,那这样的子民大秦何以继续留着?”



“大秦也养不起这么多无用之人。”



“法不可动。”



“秦法规定民人不得私相逃荒而致民力流失,须在官府政令之下由乡官率领实施,只要大小官署恪尽职守,任何灾祸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这才是修人事以胜天的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