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对旧有的出仕途径的冲突,更是大到有些难以言喻,这对原本的贵族、士人体系的冲击,也将会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紧紧的盯着扶苏。



一时间,李斯有些好奇,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认为是扶苏想出来的。



扶苏这一年的确有了长足的长进,但人就算改头换面,但学习领悟到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扶苏没有这种意识,更没有这种眼界,甚至



扶苏自己恐就没有想到过这些。



不过相对而言,这两个办法,的确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脱困之法,若是能够真的践行,一直困扰大秦的军心问题,军功爵的改动,也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改观。



大秦也将从原本的困境脱身。



彻底活过来。



而且这两个主意暗中又很是贴合商鞅创建的军功爵制,其实本质也算是在军功爵的基础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过步子跟眼界放的无比开阔,不再拘泥于当时得失,而是放眼于长久未来。



李斯手臂撑着案几。



他的视野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他并未出仕的时候,若是听闻了这些消息,会是怎样的反应?



一念间。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认自己恐会喜极而泣。



因为关东六地对门第看的很重,没有贵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乡一里或者是在县里当个小吏,想继续往上,根本不现实,也没有这个机会。



而这还是自己在地方颇有微名的情况。



如果不是士人,或者就是普通出身,根本别想踏上仕途。



扶苏这两个建议一出,对于那些底层士人,以及底层黔首而言,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观的上升空间,或许再往上依旧有很大的难度。



但至少已经是从无到有了。



而这未尝不是扶苏建议的高明之处。



给底层机会,但也只是机会,想真正登临庙堂,注定机会渺茫。



大秦的核心终究要落到学室上。



只要学室不改变,朝堂及一些核心位置,注定不会有太多变化,但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官府愿意开出一个口子,又何尝不是皇恩浩荡?



李斯此刻对想出这两办法的人也是充满了好奇。



此人眼光很是毒辣。



他直接选择抛弃儒家跟贵族,进而拥抱最底层、最不起眼的布衣士人及数量最多的黔首群体,而且一些理念其实跟商鞅的治政之道暗合。



而这种政策未尝不是军功爵制最好的宣传之法。



也是对大秦新政最好的解释。



高明!!!



这就是李斯心中的评价。



不过他也看得出来,这两个政策恐只是开始,并不会仅是结束,一定还会有后续的,而且后续多半是针对贵族跟士人,因为那人眼中似就容不得这两个群体,或者说是见不得这两个群体高高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