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以奸民治善民,国治!(六千字第一更)



扶苏颔首。



他隐约明白了嵇恒的想法。



君是君,臣是臣。



他贵为大秦长公子,其实不用过于在意臣子反应,只是有时的确要做出一些妥协,话要说,事也要做。



最重要的是分清主次。



此外。



秦人也好,楚系也罢。



他们眼下都是大秦的臣子,也都是大秦的子民,不当有所谓派系的划分,诚然这种抱团情况是一定会存在的,但在大秦的体制下,终究只是臣子。



一旦有人过界,休怪翻脸无情。



而且他虽是大秦长公子,但面对这些事,难免会陷入一定的麻烦,因为身份权柄不够重,在朝堂的威望也不够高,所以才会为朝臣胁迫,对于这种情况,有时就要让他们理清主次。



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告天听!



百官有意见,可以,去跟始皇解释。



他只是一个做事的。



他没有能力做这么多决断,所以去让有能力决断的人去做。



扶苏微微拱手,眼中一片清明。



他笑着道:“扶苏明白了,我欲为的事牵扯甚广,本就不该由我决定,当将此事上告天听,由父皇来裁定,我眼下所谓的困扰,实则只是庸人自扰,也是太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所以才患得患失。”



“多谢先生指点。”



扶苏朝着嵇恒恭敬的行了一礼。



嵇恒背对着,不做理睬。



扶苏轻笑一声,并不在意,只是抬头看了下天色,天色渐显昏暗,他也没有继续逗留的想法,跟嵇恒道了一声别,就匆匆离开了。



相较于来时的行色匆匆,去时明显脚步从容了很多。



也镇定了许多。



望着扶苏远去的身影,嵇恒却是长长叹息一声。



这种做法并不算对。



因为归根到底,只是取了个巧。



帝王思想。



只是身处这个时代洪流,他并不能真的随心所欲,有时注定会为时代影响,而且此法的确能大为减少扶苏的压力,加快对天下的影响。







也注定会引向唯帝独尊。



嵇恒微微蹙眉。



但很快眉宇就舒展开来。



他有些过于担心了,这非是后世,当世就是家天下。



也就是皇帝的一言堂!



也注定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时代。



所谓不安。



只是自己的惺惺作态罢了。



身在当世却扭捏造作的,试图维持自身的清流。



但世间哪有什么清流?



最是无情帝王家!



他负手而立,抬头看着天色,轻声叮咛道:“已有半年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大秦的路该继续往前走了。”



“只是这军功爵制”



嵇恒微微扶额,也是感到了些头疼。



想填上军功爵的大坑,非短时能做到,而且秦人对军功爵制的惯性太深,想让他们接受另一种形式的‘爵制’,还需花费不小的功夫。



但却必须要变!



另一边。



扶苏已回到了雍宫。



刚进入殿内,魏胜便一脸焦急的道:“公子,你没回来的这段时间,召长吏,令狐长吏等送来了不少的文书。”



说着。



魏胜就将一堆竹简抱起。



扶苏蹙眉看着这些竹简,眼中露出一抹厌恶跟无奈,他大袖一挥,冷声道:“放到一旁吧,我现在没心思理会这些。”



“召平也好,令狐范也罢。”



“他们都存着自己的私心,眼下还顾不到那些。”



“诺。”魏胜应诺一声,将怀中的竹简放在较远处的案几上。



扶苏坐到席上。



他沉吟片刻,从案上取出一份竹简,开始点墨执笔。



他要将自己后续的情况告知给始皇。



让始皇去决定。



屋内安静。



魏胜早已离开殿内。



扶苏写了很久,不时用小刀将竹简上面的内容划掉,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最终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



他朝殿外高声道:“魏胜,派人将这份竹简送至咸阳宫。”



等魏胜离开。



扶苏眼中露出一抹犹豫。



这么做对蒙毅有些残酷了,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提前给蒙毅说一声,以免引得蒙毅不满。



毕竟三日后的上朝蒙毅可谓首当其冲。



他跟蒙毅关系甚笃,但也不敢这么草率,提前说明总归是好的。



一切处理完,已到了深夜。



扶苏微微颔首,将手中沾染上的笔墨清洗掉,简单洗漱一下,直接休息去了。



夜已深。



接连两三天。



城中都洋溢着振奋之色。



民众高呼雀跃着,宣传着这次的事情,对朝廷也充满了感激,尤其是对扶苏更是另眼相看。



不过各大商贾、官署却难得沉静。



只是民众都洋溢在危机即将结束的喜悦中,对此并没有多少感受,身处邸店的张良有所察觉,不过并没有太多举动。



他很清楚。



眼下的沉静只是暂时的。



三日后才见真章。



他同样也很好奇,扶苏究竟想做什么?竟能让咸阳各大官署齐齐失声,这显然非比寻常。



不多时。



何瑊黑着脸回来了。



刚进屋,他就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数典忘祖的东西,来秦国才几年?就把自己的根忘得一干二净,他们还知道自己是韩人吗?”



“真是岂有此理!”



“就是因为这些软骨头,才让我六国始终难以复国!”



见状。



张良无奈的摇摇头。



他其实前面就已预料到了。



秦灭韩之后,将韩地大部分的贵族都迁了过来,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大部分贵族早就被吓破了胆,加之最坚定反秦的早就逃了,或者被秦廷迁移到了南海或者其他流放之地去了,能留在咸阳的多半早就服软了。



何瑊这两日其实注定徒劳无功。



张良道:“何兄,莫要因此动怒,这种情况理应想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