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十分的低微,满脸赔笑之色。



嵇恒面色淡然。



他平静的看了亭长跟小卒一眼,默默的端起陶碗饮用热汤。



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亭长接人待物很有一套。



至少让人生不出厌恶。



而且从来到亭里,便能感到这个亭颇有气象。



日常管理的不错。



以此人的能力,年近四旬,却还只是一个亭长,这便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大秦底层的上升空间太小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大秦立国之初,因为缺少官吏,启用了‘任子’制度,即允许一定级别的官员保举子孙为官吏,朝臣子弟不太可能直接为官,大多担任起较为容易升迁的‘郎官’,即中郎、侍郎、郎中等,朝臣子弟挤压地方郡县官吏的升迁,地方郡县的子弟挤占底层官吏的上升空间。



一层挤压一层,最底层的官吏,基本升迁无望。



扶苏喝了一口热汤,赞赏道:“亭长这官儿做得颇有气象。”



“惭愧惭愧。”时岳轻笑一声,缓缓道:“只是一微末亭长,替朝廷管官道传邮,又管十里之民,事不大头绪繁,若平时不提着精神,还真容易一团乱麻。”



扶苏看了时岳几眼,好奇问道:“亭长何时退出的军旅?”



“当年有幸在蒙恬上将军麾下为卒,在伐齐时,立了些军功,成了名百夫长。”时岳道。



扶苏微微颔首:“是也,大秦的亭长大多是退役百夫长做的。”



时岳面露迟疑,拱手道:“上吏却是说错了,我退役下来,并不是亭长,只是在县府为外吏,跟着跑腿办些小差,这亭长之位,还是有幸结识了一位县里官吏,这才侥幸得到。”



“就这一亭长位,日常还不知多少人盯着。”



“这微末小吏也难做嘞。”



扶苏神色微动,并未细问,只是道:“你这亭长比大多老兵亭长做得好。”



“上吏夸奖,下吏自当铭记。”



扶苏道:“时间不早,先谈及正事。”



“上吏请讲,公务何事?是否需本亭效力?”时岳道。



扶苏道:“我等为丞相府治下官吏,前来秦亭,是为勘录秦史,不知亭长可知,亭里何人对秦人立足之事有了解?”



闻言。



时岳有些惊讶。



他在秦亭当亭长六七年了,过往就没有大官来过,甚至别说大官,就连县里都很少有人来,能来的基本都是邮人,以及送服徭役的官吏,大秦立国都几百年了,怎么突然想起秦亭来了?



他想了一下,凝声道:“这我倒不太清楚,明日去亭里问下。”



说着,时岳似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我记得亭里有一户一直自称是秦世父之后,他们或许对过去的事知晓一些,不过秦国跟秦亭之间都隔了数百年了,也早就换了都邑,只怕能问出的信息很少。”



“秦世父?”扶苏一愣。



他对这个名字丝毫没有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