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眉头一皱。



他想到了一件事,朝廷进行上计时,基本是朝廷最繁忙的时候,若是官吏都忙于审理年前工作,那‘抢钱’的事,又该让何人去做?



很快。



他就将此事抛于了脑后。



这是扶苏担心的,他何必去庸人自扰?



另一边。



扶苏直接住进了书房。



他已将管仲变法内容都看了一遍。



扶苏合上竹简,惊叹道:“管仲的治国想法,果真是异于寻常。”



“很多想法都有可取之处。”



“重商!”



“不过秦跟齐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有些东西并不适合照搬,像管仲提出的农业两年一征税,在大秦就行不通。”



“齐的主要钱粮来源是税赋,而大秦眼下主要还是租赋。”



“国储制度,确是可行。”



“囤积足以控制市场粮价波动的粮食,实现丰饥平衡,控制粮价波动。”



“当年关中大索,米贾飞涨到1600钱一石,若当时关中设有国储,或能大幅避免粮价飞涨,也不至当时饿殍甚众。”



扶苏轻叹一声。



他现在是终于明白,为何嵇恒对管仲这么推崇了。



管仲的一些想法很有创造性。



不过,最令扶苏上心的不是这些,而是‘官山海’。



盐铁专营!



开放盐池,让民间进行生产,然后国家统一收购,这一政策不仅控制了盐业的销售和产量,还控制住了盐价,更让朝廷获利颇丰。



寓税于价。



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这种将税收藏在商品里的做法,简直是神来一笔。



扶苏也不禁叹为观止。



而且《管子·海王》有云:“令盐之重升加分强……千钟二百万……禺策之……万乘之国,正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



若是朝廷对盐进行专卖。



每升盐提价两钱,九百万人就能多收六千万钱。



而大秦可是足足有两千多万人。



这能多收太多税额了。



不过提价这个念头,在扶苏脑海刚一闪现,就立即被抛弃了,大秦眼下已民不聊生,再对盐进行提价,无异是饮鸩止渴,只会得不偿失。



大秦若是专卖盐。



根本就不用提价,甚至还能降价。



因为大秦专卖之后,没有中间商贾分利,就算降一些盐价,也会比现在的商税来的多。



“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这便是管仲的高明之处。”扶苏惊叹一声,而后蹙眉道:“也正如嵇先生所言,商贾占利太多了。”



“而今天下疲敝,商贾该让利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