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集大成者!(求收藏)



闻言。



王次仲眼露一抹异色。



他朝着石壁望去,只是初见,就目光一顿。



程邈看向王次仲,感慨道:“我们过去自诩为文字创制,也自认领先于天下,而今看来,不过是一叶障目,天下有能者众多,我们终究还是小看了天下人。”



王次仲苦笑一声,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此人隶书功底深厚,甚至已自成一体,我等现在还拘泥于改大篆小篆的象形结构,改圆转为方折,此人所书隶书早已以笔画为结构,横平竖直,简约清晰,独具神韵了。”



“我等落后此人甚矣!”



两人感叹几声,重新集中精神,看起石壁上的隶书。



他们这些年专职专事,领文字改制之事务。



大秦一统天下时,华夏文字至少有七种形制,官民写法更是驳杂繁多。



是谓言语异声,文字异制,书体异形。



正因为此。



文字改制,势在必然!



最终勘字署的官吏,以秦字为基准,改六地文字,最终确定下书同文方略。



小篆为本,隶书为辅。



小篆为公文,为书文,为契约文,效用在便于确认。



隶书为辅,效用在快捷便事。



不过大秦虽以小篆为官制文字,但小篆是史籀文,非文字功底深厚者,不能成其章法。



而大争之世以来,天下不约而同开始简化文字,主要以方便书写为要。



继而催生出各种佐隶(吏)之书。



即隶书。



不过各地因文字不同,习惯不同,简化出的隶书也不同,文字驳杂,毫无章法。



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从各级官府遴选出上百名官吏,组成了一个勘字署,用以确定文字基准,梳理文字历史脉络,也开始有意进行文字考据工程,试图将隶书归纳整理为一体,建造出统一标准的书写形式。



这些年勘字署官吏费废寝忘食,将天下文字尽数整理出来。



但各地文字数量有多寡、表意丰薄、形制繁简等区分,因而勘字署内部其实争议就很大。



最终是程邈力排众议,明确隶书求的是实效,当以快捷方便为本。



自此隶书才确定下横平竖直的根基。



但即便确定以横平竖直为笔画结构,以转折笔为运笔,文字改制依旧困难重重,甚至是几近陷入到停滞。



范式字制如何统一?以何为标准?



天下文字众多,隶书字数如何确定?将勘定的文字尽数作为隶书,还是只写一部分,亦或只作常见字?全部写,工程量太大,若只涉及部分,又存在如何分割,舍弃那些字,留下那些字。



再则。



便是文体之难。



隶书究竟要写成何等模样,是一个个单字排着,还是编成某种文体,如此,是便于识字,还是便于书写?倚重于哪方?



凡此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