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杰忙摆手:“大伙都歇着吧,你们来这上班,工资这块关师傅咋跟你们说的?”



赵大姐是个大嗓门,说话就像喊1样。



“老关就说按在食品厂加班算,1个小时5毛,说先忙完元宵节再说。”



刘杰点点头,心说忙十天这几个老工人也赚不了几个钱。



据他所知,食品厂在职的工人1个月也就开34十块钱,这加班费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划算了。



看来忙过元宵节,自己得跟老关研究1下,是按月工算还是依旧按加班算。



刘杰可不想当黑心资本家,他想让知青食品厂和副食店的员工工资,略高于吉春的平均工资,这样工人干劲足,企业的名声也更好。



中午孙静做了伙食饭,大伙正吃着,徐帆兴冲冲地进来,手里拿着1卷纸。



“刘杰你爸可太厉害了,这企业简介写的,把咱这知青食品厂写得像百年老店1样,金老不但给咱题了字,还说等咱以后发展起来,再给咱多写几幅呢,我刚从印刷厂回来,你们看看设计的包装物咋样?”



印刷厂设计的包装袋和果匣子,果然跟现在市面上的截然不同。



烟火气十足的黄色质地,红砖碧瓦,熙攘的人群,看着就像清明上河图,再配上黑色的行楷简介,看着极具宫廷色彩。



“《稻香居》,这1听就像宫里的东西,你们看这包装盒设计的,还有这包装袋,太漂亮了!”



赵大姐看着设计小样扯着嗓门喊,不少工人都围了过来。



“就冲这包装,咱元宵节的元宵和汤圆就能卖爆了,咱们以前在厂子里就是劳模,到这儿可别丢劳模的脸。”



见大伙儿都满意,徐帆赶紧去印刷厂定稿去了。



按照刘杰他们研究的,稻香居的元宵和汤圆走的是高端路线。



无论是制作还是包装,都要跟市里常见的元宵汤圆截然不同。



1斤装的元宵和汤圆不但有塑料包装,里面还有纸壳的格挡,确保每个元宵和汤圆都不粘连不挤压。



外面还有个包装盒。



售价肯定也是市面上最高的。



因为这次知青食品厂1共就准备做两千多斤,销售方向就是礼品。



刘欣和老关是下午3点多回来的,坐着两辆倒骑驴,上面拉满了货。



工人和赵阳他们卸货,老关赶紧进加工车间查看糯米粉,尝了1下点点头。



“咱这糯米粉绝对精纯,生粉都能感觉到细腻香甜,这回错不了,咱这汤圆会1炮而红的。”



据老关说,整个吉春只有福源楼做汤圆,而且做得还很少,原因就是汤圆不方便运输,可徐帆的设计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外面都0下3十来度,装盒放外面1个小时,就能冻得嘎嘎硬,咋运输都不成问题。



不但把做汤圆的馅料买回来了,还有不少添加剂、白糖、小豆和菜豆。



“李总,徐经理没说啥时候包装盒能拿回来?”



刘杰想了想:“我估计大概后天吧,关师傅今晚就想加工?”



老关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向阳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隔壁老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老六并收藏向阳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