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活在18岁,这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董雨一愣。



但只是过了一会,她却是瞬间明白过来:“江宁老师,您不会说,王希孟就在18岁的时候去世了吧。”



“是的。”



无奈的,江宁点头。



“我的天,怎么会这样?”



“18岁就去世了?”



“这……这……天妒英才吗?”



谁人也没有想到。



在这幅千古名画揭晓出真正的作者之时,迎接众人的,却是他在18岁时去世的消息。



“江宁老师,王希孟是得了什么重病吗?”



18岁去世。



无疑。



这是夭折了。



当然。



历史上夭折的人太多了,这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希奇事。



可如此天才的少年夭折,那就太令人痛惜了。



“并没有。”



江宁摇摇头:“史书上关于王希孟并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他这个人的一生。我们只能从有限的一些文献里面,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据说……我只能说是据说,因为,后面王希孟发生的事,我也不敢确定。”



虽然前世关于王希孟,也是用夭折来形容。



但事实上,前世也没有啥证据。



所以江宁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来了一个据说:“据说王希孟创作出这一幅青绿山水图之后,宋徽宗非常高兴。不久,王希孟又向宋徽宗献上了一幅《饿殍图》。结果,宋徽宗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一把火就把这幅图给烧了,就要杀了王希孟。王希孟向徽宗求情,说是在死的时候,想再看一看他之前所绘的青绿山水图。徽宗答应了,但结果,当天晚上,在王希孟最后看了一眼这幅青绿山水图之后,王希孟竟然消失无踪了。”



“江宁老师,王希孟去哪了?”



“没有人知道。有人说,可能,宋徽宗惜才,偷偷的放了王希孟。也有人说,王希孟当夜却是遁入了这一幅青绿山水图里面,化作那些白色人影,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



说完。



江宁指着这一幅青绿山水图中那一系列的人物。



“或许,这就是王希孟。”



“或许,这也是王希孟。”



“或许……这这这……都是他。”



镜头顺着江宁的手指,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王希孟。



在众人眼里。



虽然大家知道,王希孟正如江宁所说,18岁已经死去。



可是。



看着青绿山水图里面那些人物,人们又是发现,王希孟似乎又活过来了。



拍拍拍……



万千的掌声,如雷鸣。



在今天这一期节目当中。



一众看客不仅仅欣赏到了这一幅青绿山水画。



更为难得的是。



众人还在欣赏之间,体会到了一种寻找创作者的乐趣。



而在这寻找当中,一系列的推理,一系列的专业认知,却是不断的与大众互动。



这不仅仅是给大家揭晓了谁是创作者,更为大家揭晓了这幅作品创作之时的背景。



甚至到了最后。



关于王希孟的身世,众人亦是吁嘘不止。



……



“三位老师的讲解,当真是太精彩了。”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找出了这幅画卷的创作者。那么,这幅画卷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董雨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



这一问。



也将丘少林给问住了。



因为这幅作品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名字。



大家之所以叫他青绿山水图,这只是一个大家口头上的称号一样。



就像我们给别人取的一个外号。



但外号并不是这人的真实名字。



事实上。



青绿山水图,也并不是这一幅图的真实名字。



“在这里我跟大家澄清一样,这幅图的名字并不是叫青绿山水图,青绿山水图只是我们的一个代称。具体他的名字,我们也无从知晓。同时,因为这幅作品实在是太过于重要。此前很多年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展览过。也因此,这幅作品也没有一个得到大众认可的名字。”



“在这里,我们今天做这个节目呢,一方面是想向大家展览这一幅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向大家征求一个大众都认可的作品名。”



丘少林如是说道。



说完。



丘少林却是看向了江宁:“江宁老师,不如您给这幅作品取一个名字。”



“丘馆长,我哪里有这个资格啊。”



“江宁老师客气了,我的意思是说,您有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建议。”



“建议的话……”



这时。



江宁看向了这幅作品上面的提拔。



所谓的提拔,也就是在画作上面写的文字。



这一些提拔,有的是原创作者写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有的是一些收藏者所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下第一白并收藏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