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求订阅)



“同样是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也同样在5岁的时候搬回到了蜀地。同样是少年的时候喜欢学剑,喜欢诗文,并作了很多的诗。”



“等等,江宁老师,您说李白作了很多的诗?”



“对。”



“可之前您怎么没说他写的诗?”



“主要是太多了,我不知道说哪首好。”



“要不您从他的人生经历,一首一首跟我们讲讲。”



“这也可以。”



点了点头。



江宁考虑了一会,然后说道:“那就从李白青年时候前往江南开始说起吧。那个时候,李白20刚出头,他准备离开蜀地,前往江南各个地方。一来增长见识,二来也是拜谒达官显贵。一路上李白见过了许多的风景,同时,他也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比较简单的,大家可以听一下。”



说着。



众人在直播间里不断的问道。



“妹的,你这一解释,一点美感都没有了。”



虽然江宁一直强调他有一定的才华。



他们觉得今天江宁老师所讲的最后一个人物李白,有一些失了水准。



只是江宁仍是微笑,说道:“打油诗嘛也没有什么,偶尔写几首打油诗正常,大家听一个乐就是了。不过,虽然当时没能写出超过《黄鹤楼》这一首诗。但回去之后,李白就一直记得这事。终于,某一日李白登上金陵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下写了一首可以媲美《黄鹤楼》的诗作。这首诗,叫做《登金陵凤凰台》。”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震惊到,只是瞬间,却是打破了他们此前的所有对于李白的刻板映像。



“有的。”



不同于之前那首静夜思。



在这里面也有一些对于诗词有一些研究的。



还有他的《春夜洛城闻笛》。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什么叫做双标?



这就是了。



如果不是之前稍稍对于李白改观了。



七言绝句一般只有四句,而七言律诗一般是有八句。



这首诗很简单。



“有一次,李白去游黄鹤楼。”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尼玛,这诗也太大气,太豪迈了吧。”



正如现在的李白。



按一众网友所说的,这水准达到了大唐一流诗人的水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好吧,凭这一首,李白就超出了一般的大唐诗人。我现在认为,李白的水准是在一流往上一点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不同于前世大家知道李白大名。



“感觉李白有一些怀才不遇。”



“哈哈哈,我也喜欢李白这样的个性。正如李白所说,我只不过是说话比较奇怪罢了,但你们也不必冷笑。再说我这么年轻,连孔夫子都说了后生可畏,说不定几十年之后,我比你还牛逼呢。”



一下子,众人对于李白的印象大为改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再讲一遍。



divcss=&ot;ntentadv&ot;或者是加上了这一首诗的版本。



“嗯,这打油诗一下子拉下了李白的逼格。”



“这首诗叫做《渡荆门送别》,是李白辞别故乡亲友的诗。”



“解释很容易,说的就是李白登上了凤凰台,并看到了凤凰台各处的美景。然后联想到历史当中在凤凰台附近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王族,荒废了多少宫宇。最后李白感叹,这朝廷为什么总有奸臣当道呢。如果像登上凤凰台一样,能够一眼看清所有的美景,那不是更好吗?”



哪怕就是入赘,似乎也不是李白的缺点了。



“好吧,难怪会被唐朝宰相之女看上。要是一般人,你想入赘还难呢。”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不是最为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是。



直播间里大家自小都是学诗的。



在李白一系列郁闷的人生里面。



“那个谁,有诗词高手吗,能不能解释一下?”



几乎不需要解释,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首思乡的诗。



江宁却是笑了笑,继续说道:“那就再来一首。”



对于这一首诗,众人却是说道:“还行吧,就是太简单了一些。”



“然后呢,不觉得他喜欢吹软饭吗?”



可大唐诗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种东西,解释也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下第一白并收藏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