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睡觉?
于是,丁修走上前去招呼了一声:“兄台……”
那兄台闻声转过头来。
这一瞬间,丁修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响起了一段旋律: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看来,这应该就是宁采臣了。
只不过,这时候的宁采臣看起来还要年轻一些,毕竟是在剧情时间线之前。
一见丁修,书生惊喜不已,拱手道:“小生宁采臣,见过兄台。”
果然是他!
丁修也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宁兄,在下丁修!”
“难道,丁兄也在找那处民宅?”
“嗯?”
宁采臣说的这句话,丁修没听懂。
“难道丁兄不知?”宁采臣愣了愣,随之解释道:“是这样,我无意中听说这附近有处宅子,里面有一个红袖姑娘,不仅免费给赴考的考生提供食宿,还额外资助一笔银两。”
丁修一脸讶然:“有这样的好事?”
宁采臣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一直没找到那宅子。”
“你会不会走岔路了?”
这么一说,宁采臣不由细细回起了一下,随之有些不确定道:“之前好像走过一个岔道,要不……咱们一起回头看看去?”
“呵呵,好啊,走吧。”
有人同行,宁采臣的胆气倒也壮了许多。
二人一路走一边聊着。
“不知丁兄是哪里人氏?”
“郭北县。”
“真巧,小弟是临河县的,咱们算是邻县……”
走了三四里地,果然出现了一个岔道,宁采臣仔细看了看,不由拍了拍额头:“果然走错路了,应该走这条才对。”
这次总算是走对了。
前行了一段,前方果然出现了一处宅院,门外还亮着两盏醒目的灯笼。
“就是这里了……”宁采臣惊喜不已,不自觉间加快了脚步。
走了几步又赶紧停下,冲着丁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小弟一时失态。”
“无妨,走吧,过去看看。”
于是,二人一起走到门外,见大门虚掩,宁采臣不由抬手叩了叩门环。
里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来了……”
没过多久,门“吱呀”一声响,一个梳着双丫髻,身着一袭青水碧衣裙的女子打开了大门。
一看这装束,便是府里的丫鬟。
“姑娘……”宁采臣拱手施了一礼,正待说几句客套话。
丫鬟却笑了笑道:“二位公子不必多礼,天色已黑,外面风凉,快快进来再说。”
“多谢姑娘!”
宁采臣道谢了一声。
丁修则意味深长瞟了那丫鬟一眼,一边走一边笑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二位公子叫奴婢绿儿好了。”
宁采臣下意识问了一句:“请问绿儿姑娘,你家小姐可否叫红袖?”
divcss=&ot;ntentadv&ot;“嗯,看来二位公子也听说了我家小姐的事,小姐一向仰慕读书人,说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容易,故而一尽绵薄之力予以资助,希望赶考的学子能够高中。”
闻言,宁采臣不由感慨道:“你家小姐真的仙子下凡啊!”
闻言,绿儿笑了笑,带着丁修二人穿过前院,来到了后院一间厅室内。
“二位公子想必还没吃饭吧?我去端些吃的过来。”
宁采臣道:“不必劳烦姑娘,小生带了干粮。”
绿儿笑道:“干粮还是公子留着应急,来到这里自然要吃些热饭热菜。”
等到绿儿一离开,宁采臣不由打量着四周感叹了一声:“没想到世上还是这般好心人。”
“是啊……”丁修回了一句,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个绿儿并不是人,而是个女鬼。
不过,鬼与鬼不同,跟人一样,有善有恶、有好有坏。
丁修虽然识破了绿儿的身份,但在她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戾气,她的眼神很清澈,犹如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既然是鬼魂,那么这宅院自然也就是鬼宅,但,却没有那种阴森森的气息,跟普通人家差不多。
所以,丁修想要见识一下那个红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什么样的鬼,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绿儿端来了饭菜,还送来了一壶酒。
虽然只是普通的几个家常小炒,但对宁采臣来说,简直就是一餐大餐。
看他补了又补的衣服就知道,家境是很困难的,平日里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顿肉。
故而,自然一脸感激,说了一番道谢的话。
当然,丁修也装装样子感谢了一番。
等二人吃饱喝足了,绿儿收拾了碗筷之后,又道:“小姐想请二位公子去书房一叙……”
一番谦让之后,宁采臣先去了一趟书房。
结果不过盏茶工夫便回来了。
接下来,丁修也在绿儿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东厢院的书房内。
一进书房,丁修便发现宁采臣估计连红袖的面都没见着,因为书房中有一个屏风,红袖坐在屏风后面,只能隐隐看到一道身影。
当然,那道屏风对丁修根本没用,他没用灵识,只是稍微集中了一下眼神便看清了红袖的模样。
的确配得上“红袖”这个名字。
她的神色看起来有些忧郁,一双秀眉修长而优雅,眼睛深邃而又晶亮,似有一些潋滟的波光。
一双红唇如鲜花般娇艳动人,身穿一袭华美的红色衣裙。
气态优雅,颇有一种温婉之美。
可惜,她依然还是个女鬼。
“在下丁修,见过红袖姑娘。”
“原来是丁公子,公子请坐!”
她的声音听起来也很悦耳,有一种很特别的糯软韵味。
接下来,红袖简单问了几句话,比如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随之话题一转,聊起了经史子集相关的内容。
这倒是有些出乎丁修的预料,毕竟,女子大多喜欢读的书都与诗词歌赋有关,没想到红袖对经史子集也颇为了解。
经史子集,乃是科举的内容,也是书生必读的书目。
聊了一会,红袖突然问了一句:“公子去应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天下学子去应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改变命运,一旦高中,便能入仕为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于是,丁修走上前去招呼了一声:“兄台……”
那兄台闻声转过头来。
这一瞬间,丁修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响起了一段旋律: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看来,这应该就是宁采臣了。
只不过,这时候的宁采臣看起来还要年轻一些,毕竟是在剧情时间线之前。
一见丁修,书生惊喜不已,拱手道:“小生宁采臣,见过兄台。”
果然是他!
丁修也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宁兄,在下丁修!”
“难道,丁兄也在找那处民宅?”
“嗯?”
宁采臣说的这句话,丁修没听懂。
“难道丁兄不知?”宁采臣愣了愣,随之解释道:“是这样,我无意中听说这附近有处宅子,里面有一个红袖姑娘,不仅免费给赴考的考生提供食宿,还额外资助一笔银两。”
丁修一脸讶然:“有这样的好事?”
宁采臣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一直没找到那宅子。”
“你会不会走岔路了?”
这么一说,宁采臣不由细细回起了一下,随之有些不确定道:“之前好像走过一个岔道,要不……咱们一起回头看看去?”
“呵呵,好啊,走吧。”
有人同行,宁采臣的胆气倒也壮了许多。
二人一路走一边聊着。
“不知丁兄是哪里人氏?”
“郭北县。”
“真巧,小弟是临河县的,咱们算是邻县……”
走了三四里地,果然出现了一个岔道,宁采臣仔细看了看,不由拍了拍额头:“果然走错路了,应该走这条才对。”
这次总算是走对了。
前行了一段,前方果然出现了一处宅院,门外还亮着两盏醒目的灯笼。
“就是这里了……”宁采臣惊喜不已,不自觉间加快了脚步。
走了几步又赶紧停下,冲着丁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小弟一时失态。”
“无妨,走吧,过去看看。”
于是,二人一起走到门外,见大门虚掩,宁采臣不由抬手叩了叩门环。
里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来了……”
没过多久,门“吱呀”一声响,一个梳着双丫髻,身着一袭青水碧衣裙的女子打开了大门。
一看这装束,便是府里的丫鬟。
“姑娘……”宁采臣拱手施了一礼,正待说几句客套话。
丫鬟却笑了笑道:“二位公子不必多礼,天色已黑,外面风凉,快快进来再说。”
“多谢姑娘!”
宁采臣道谢了一声。
丁修则意味深长瞟了那丫鬟一眼,一边走一边笑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二位公子叫奴婢绿儿好了。”
宁采臣下意识问了一句:“请问绿儿姑娘,你家小姐可否叫红袖?”
divcss=&ot;ntentadv&ot;“嗯,看来二位公子也听说了我家小姐的事,小姐一向仰慕读书人,说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容易,故而一尽绵薄之力予以资助,希望赶考的学子能够高中。”
闻言,宁采臣不由感慨道:“你家小姐真的仙子下凡啊!”
闻言,绿儿笑了笑,带着丁修二人穿过前院,来到了后院一间厅室内。
“二位公子想必还没吃饭吧?我去端些吃的过来。”
宁采臣道:“不必劳烦姑娘,小生带了干粮。”
绿儿笑道:“干粮还是公子留着应急,来到这里自然要吃些热饭热菜。”
等到绿儿一离开,宁采臣不由打量着四周感叹了一声:“没想到世上还是这般好心人。”
“是啊……”丁修回了一句,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个绿儿并不是人,而是个女鬼。
不过,鬼与鬼不同,跟人一样,有善有恶、有好有坏。
丁修虽然识破了绿儿的身份,但在她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戾气,她的眼神很清澈,犹如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既然是鬼魂,那么这宅院自然也就是鬼宅,但,却没有那种阴森森的气息,跟普通人家差不多。
所以,丁修想要见识一下那个红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什么样的鬼,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绿儿端来了饭菜,还送来了一壶酒。
虽然只是普通的几个家常小炒,但对宁采臣来说,简直就是一餐大餐。
看他补了又补的衣服就知道,家境是很困难的,平日里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顿肉。
故而,自然一脸感激,说了一番道谢的话。
当然,丁修也装装样子感谢了一番。
等二人吃饱喝足了,绿儿收拾了碗筷之后,又道:“小姐想请二位公子去书房一叙……”
一番谦让之后,宁采臣先去了一趟书房。
结果不过盏茶工夫便回来了。
接下来,丁修也在绿儿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东厢院的书房内。
一进书房,丁修便发现宁采臣估计连红袖的面都没见着,因为书房中有一个屏风,红袖坐在屏风后面,只能隐隐看到一道身影。
当然,那道屏风对丁修根本没用,他没用灵识,只是稍微集中了一下眼神便看清了红袖的模样。
的确配得上“红袖”这个名字。
她的神色看起来有些忧郁,一双秀眉修长而优雅,眼睛深邃而又晶亮,似有一些潋滟的波光。
一双红唇如鲜花般娇艳动人,身穿一袭华美的红色衣裙。
气态优雅,颇有一种温婉之美。
可惜,她依然还是个女鬼。
“在下丁修,见过红袖姑娘。”
“原来是丁公子,公子请坐!”
她的声音听起来也很悦耳,有一种很特别的糯软韵味。
接下来,红袖简单问了几句话,比如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随之话题一转,聊起了经史子集相关的内容。
这倒是有些出乎丁修的预料,毕竟,女子大多喜欢读的书都与诗词歌赋有关,没想到红袖对经史子集也颇为了解。
经史子集,乃是科举的内容,也是书生必读的书目。
聊了一会,红袖突然问了一句:“公子去应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天下学子去应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改变命运,一旦高中,便能入仕为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