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嚣张的石坚父子
下午时分,芳姐坐在院子里,手托香腮,任由思绪飘移。
她仿佛又回到了任家镇,回到了湖边,回到了那个令她一生难忘的夜晚。
不久后,一个身着长衫的老者走了过来。
此人正是芳姐的师父柳玉生,他身体削瘦,颌下无须,文文弱弱一副白面书生的气态。
“芳儿,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芳姐有些敷衍地回了一句。
“唉……”柳玉生叹了一声:“芳儿,委屈你了。”
他所说的委屈,自然指的是芳姐与陈家的婚事。
芳姐木然回了一句:“没什么好委屈的。”
“还说不委屈?”柳玉生皱了皱眉:“都用这样的语气与为师说话了。”
芳姐自嘲地笑了笑:“那弟子该怎么说?弟子说委屈,师父会收回成命吗?”
“你……”
“所以,师父就不必说这些假惺惺的话了。师父对弟子有知遇之恩,弟子答应出嫁,便是偿还了这恩情……”
言下之意,恩情已经还了,以后便不欠你什么了。
柳玉生讨了个没趣,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等他一走,芳姐不由看向远方,口中呢喃了一声:“丁郎……”
她却不知道,丁郎比她还要先一步抵达省城,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丁修之所以到省城来,是因为从芳姐的谈话中隐隐感觉到有两点不对劲的地方。
一是柳玉生的身份,根据芳姐的描述,丁修总感觉那老家伙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第二点,其实也是基于第一点,假如那老家伙身份存疑,那么与陈家的婚事必然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心生疑惑之后,心中的直觉越发的强烈。
果然……
丁修悄然来到省城之后,经过一番暗中打探,并盯梢了一下柳玉生,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家伙竟然是个阉人!
也就是俗称的太监。
细究起来,太监等于阉人,但阉人并不等于太监,宫里有资格称为太监的都是内宫各司各监管事的。
太监二字,原本指的是那些品阶较高的宦官,后来慢慢的便泛指那些入了宫的阉人。
丁修在绣春刀世界待了多年,对太监的言行举止是很熟悉的,这柳玉生不管如何伪装,却瞒不过他的眼睛,这家伙一定在宫里待过。
说起来,建奴虽然亡了,但当年还是遗留下不少太监在世。
但是外面的人几乎见不到这些太监,这些太监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以至于外界流传着一个传说,说那些宫里的太监集体殉葬了。
实际上,那些太监并没有消失,只是改头换面了,他们绝大多数进了寺庙,成了出家人。
这源自于一个由太监组建的神秘组织:养老义会。
外界人几乎都不知道这个组织存在,官方也不会去记录,因为这个组织的性质很特殊,相当于是太监的养老院。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在宫里如何斗得伱死我活,但他们都得面临一个问题:养老!
于是乎,便有一些太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专属于太监的养老义会。
他们在外购置田产,兴建寺庙,等到哪一天老了,或是因罪被赶出宫,便可以去这些寺庙养老,渡过余生。
就算偶有在外的,也会低调地躲起来。
但柳玉生这老太监不仅没有躲起来,反倒还成了省城赫赫有名的名人,而且没人知道他太监的身份,这就有点不简单了。
另外,丁修还发现这老家伙练过武,而且实力应该还不错。
也难怪这老家伙能够成为梨园大师,宫里的太监旁的本事没有,取悦主子的本事可是少不了,戏曲,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才艺。
再加上这家伙身手不俗,在戏台上自然更是得心应手。
随后,丁修又悄然潜入了陈家,没曾想这一去,竟发现了一桩更大的隐密。
柳玉生之所以让芳姐下嫁陈家,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报恩,这老太监与陈家根本就是一伙的。
准确地说,都是属于同一个邪恶组织的。
虽然丁修没有听到全部的谈话内容,但稍加分析也大致猜到了对方的用意,堪称异想天开,丧心病狂。
那天晚上,丁修悄然潜入了芳姐的房间。
虽然已经是半夜时分,但是芳姐却满腹心事,毫无睡意。
当她感觉到房间里有人时,不由大惊失色,正待大声呼救,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芳姐……”
“是你?”
芳姐瞪大一双美眸,不敢置信地看着丁修。
随之翻身下床,扑到丁修的怀中呜呜咽咽哭出声来:“丁郎,带我一起走吧,我们离开这里……”
丁修将她搂在怀中小声安慰了几句,随之扶着她坐到床边小声问道:“有件事,不知你是否知道?”
芳姐愣了愣:“什么事?”
“你的师父,他其实是个太监,这件事你是否知道?”
“太监?”芳姐一脸惊愣:“怎么会?”
看样子她是真不知道,可见那老家伙隐藏之深。
“他的的确确是个太监,我绝不会看错。”
眼见丁修说的如此笃定,芳姐不由细细回顾,终于想起了一些事。
“难怪……”
“怎么?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芳姐叹了一声:“难怪师父他一直没有蓄须,声音也比一般男人尖细,原来……是这样。”
“看来这老家伙的确隐藏的深,连你都没有怀疑过他。”
听到丁修这般语气,芳姐也猜到事情可能有点不简单,忍不住问:“丁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太监那么简单,他与一些人创建了一个秘密组织,梦想着光复满清皇室……”
“这……”
芳姐一脸惊愣。
要说起这满清亡了之后,想要光复者可不止一个两个,有的甚至趁乱自己称帝,可结果如何?
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转的,为什么还有人做着不切实际的复辟梦?
她不理解,但是丁修却理解。
慕容复父子二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慕容家先祖创建的大燕都亡了几百年了,这爷儿俩居然还想着光复燕国。
更不要说,满清刚亡不久,还有不少遗老遗少梦想着回归皇朝时代。
“丁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隐密
下午时分,芳姐坐在院子里,手托香腮,任由思绪飘移。
她仿佛又回到了任家镇,回到了湖边,回到了那个令她一生难忘的夜晚。
不久后,一个身着长衫的老者走了过来。
此人正是芳姐的师父柳玉生,他身体削瘦,颌下无须,文文弱弱一副白面书生的气态。
“芳儿,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芳姐有些敷衍地回了一句。
“唉……”柳玉生叹了一声:“芳儿,委屈你了。”
他所说的委屈,自然指的是芳姐与陈家的婚事。
芳姐木然回了一句:“没什么好委屈的。”
“还说不委屈?”柳玉生皱了皱眉:“都用这样的语气与为师说话了。”
芳姐自嘲地笑了笑:“那弟子该怎么说?弟子说委屈,师父会收回成命吗?”
“你……”
“所以,师父就不必说这些假惺惺的话了。师父对弟子有知遇之恩,弟子答应出嫁,便是偿还了这恩情……”
言下之意,恩情已经还了,以后便不欠你什么了。
柳玉生讨了个没趣,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等他一走,芳姐不由看向远方,口中呢喃了一声:“丁郎……”
她却不知道,丁郎比她还要先一步抵达省城,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丁修之所以到省城来,是因为从芳姐的谈话中隐隐感觉到有两点不对劲的地方。
一是柳玉生的身份,根据芳姐的描述,丁修总感觉那老家伙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第二点,其实也是基于第一点,假如那老家伙身份存疑,那么与陈家的婚事必然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心生疑惑之后,心中的直觉越发的强烈。
果然……
丁修悄然来到省城之后,经过一番暗中打探,并盯梢了一下柳玉生,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家伙竟然是个阉人!
也就是俗称的太监。
细究起来,太监等于阉人,但阉人并不等于太监,宫里有资格称为太监的都是内宫各司各监管事的。
太监二字,原本指的是那些品阶较高的宦官,后来慢慢的便泛指那些入了宫的阉人。
丁修在绣春刀世界待了多年,对太监的言行举止是很熟悉的,这柳玉生不管如何伪装,却瞒不过他的眼睛,这家伙一定在宫里待过。
说起来,建奴虽然亡了,但当年还是遗留下不少太监在世。
但是外面的人几乎见不到这些太监,这些太监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以至于外界流传着一个传说,说那些宫里的太监集体殉葬了。
实际上,那些太监并没有消失,只是改头换面了,他们绝大多数进了寺庙,成了出家人。
这源自于一个由太监组建的神秘组织:养老义会。
外界人几乎都不知道这个组织存在,官方也不会去记录,因为这个组织的性质很特殊,相当于是太监的养老院。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在宫里如何斗得伱死我活,但他们都得面临一个问题:养老!
于是乎,便有一些太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专属于太监的养老义会。
他们在外购置田产,兴建寺庙,等到哪一天老了,或是因罪被赶出宫,便可以去这些寺庙养老,渡过余生。
就算偶有在外的,也会低调地躲起来。
但柳玉生这老太监不仅没有躲起来,反倒还成了省城赫赫有名的名人,而且没人知道他太监的身份,这就有点不简单了。
另外,丁修还发现这老家伙练过武,而且实力应该还不错。
也难怪这老家伙能够成为梨园大师,宫里的太监旁的本事没有,取悦主子的本事可是少不了,戏曲,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才艺。
再加上这家伙身手不俗,在戏台上自然更是得心应手。
随后,丁修又悄然潜入了陈家,没曾想这一去,竟发现了一桩更大的隐密。
柳玉生之所以让芳姐下嫁陈家,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报恩,这老太监与陈家根本就是一伙的。
准确地说,都是属于同一个邪恶组织的。
虽然丁修没有听到全部的谈话内容,但稍加分析也大致猜到了对方的用意,堪称异想天开,丧心病狂。
那天晚上,丁修悄然潜入了芳姐的房间。
虽然已经是半夜时分,但是芳姐却满腹心事,毫无睡意。
当她感觉到房间里有人时,不由大惊失色,正待大声呼救,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芳姐……”
“是你?”
芳姐瞪大一双美眸,不敢置信地看着丁修。
随之翻身下床,扑到丁修的怀中呜呜咽咽哭出声来:“丁郎,带我一起走吧,我们离开这里……”
丁修将她搂在怀中小声安慰了几句,随之扶着她坐到床边小声问道:“有件事,不知你是否知道?”
芳姐愣了愣:“什么事?”
“你的师父,他其实是个太监,这件事你是否知道?”
“太监?”芳姐一脸惊愣:“怎么会?”
看样子她是真不知道,可见那老家伙隐藏之深。
“他的的确确是个太监,我绝不会看错。”
眼见丁修说的如此笃定,芳姐不由细细回顾,终于想起了一些事。
“难怪……”
“怎么?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芳姐叹了一声:“难怪师父他一直没有蓄须,声音也比一般男人尖细,原来……是这样。”
“看来这老家伙的确隐藏的深,连你都没有怀疑过他。”
听到丁修这般语气,芳姐也猜到事情可能有点不简单,忍不住问:“丁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太监那么简单,他与一些人创建了一个秘密组织,梦想着光复满清皇室……”
“这……”
芳姐一脸惊愣。
要说起这满清亡了之后,想要光复者可不止一个两个,有的甚至趁乱自己称帝,可结果如何?
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转的,为什么还有人做着不切实际的复辟梦?
她不理解,但是丁修却理解。
慕容复父子二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慕容家先祖创建的大燕都亡了几百年了,这爷儿俩居然还想着光复燕国。
更不要说,满清刚亡不久,还有不少遗老遗少梦想着回归皇朝时代。
“丁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隐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