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一百多年来,宋人被迫背负起这份沉重的梦想和屈辱。



宋人无数次尝试,岳飞,韩世忠等一众名将屡屡北伐。



奈何!要不是时运不济,要不就是天意弄人。每次不是大败亏输,就是无功而返。让这些英雄泪满襟,也让民众伤断肠。



金国仿佛就是横在南宋面前的一道天堑,让宋人的复国梦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



所以上百年来,住在西湖边的士子百姓,总会不经意的眺望北方,扪心自问;



难道我这辈子永远回不到中原了么?金国皇帝老贼怎么还不死。



但现在,一切都那么美好。金国灭亡了,实现梦想的天赐良机就明白白的放在了宋人面前。



......



“逐鹿中原”



这个词千百年来就是中原王朝兴衰的缩影。中原大地好像也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符号。



但是不管是盛世的开端,还是乱世的开始,惨遭蹂躏最严重的往往是这片丰饶的沃土。



此时,长时间的战火摧残,彻底摧毁了中原的粮食庄稼和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中原这个四战之地,每到朝代更替的时候,总会重演一次或者几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末日惨淡。这次也不意外。



但这里的百姓似乎总有种不可思议的任性,每次都会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建繁华。这次也不例外。



各方对金国的战事过后,幸存下来的百姓开始艰难的重建家园。但人们在这时突然发现,在这片土地上好像找不到主人了。



整个中原大地都处在了一种无政府状态下。金兵没了,蒙古军走了,就连同为汉人的宋军也走了。



“权力真空”,“光复旧都”。



赵呁得知这一情况后,乐观的认为,这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的绝佳机会,中兴之治仿佛就在眼前。



故在蔡州之战结束不久后,他就以拜谒祖陵为名,先后派了三批使者到中原。观察蒙古人的反应和中原的形势。为他和丞相制定的大胆计划;“端平入洛”规复中原打前站。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现在确实有时间这个宏伟计划的可能。



故为了这件大事,赵呁迅速召开大朝会,让臣子们来各抒己见。



朝会刚召开,就有臣子开始力挺赵呁的计划。



理由很简单;



中原空虚,机会难得,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首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南宋的大臣赵范,他不仅为赵呁提供了这个计划的理由,还提出行动的战略构想。



那就是;迅速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并占领潼关以为坚守。屯田移民筑城,从事实上恢复对中原的占领。



虽然赵范的理由很中肯,让赵呁听得频频点头。但反对的浪潮也很高。其中一个在国史馆任编修之职的小官最先提出了异议;



大意是:以当前南宋的国力,还没有拥有和蒙古抗衡的资本。当时宋蒙两方划定了以蔡州为界,现在出兵的话等于己方违约,会遭到蒙古方面的报复;



而且现在的中原地区,已经是饿殍遍地,人烟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海棠春睡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棠春睡暖并收藏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