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苏州的事情,安江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苏州的事情也让安江顺看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大唐官员的素质确实还优待提高,同时目前的交通和通信条件确实限制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在蒸汽机、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发明前,也只能这样了。”



时间过的很快,安江顺已经到了苏州近十天时间,对江南地区的改革措施落实也有了十足的了解,税收和服役法的落实还算不错,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官员的行政能力以及交通条件的限制。



官员的个人能力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两个问题都很关键,不过目前,能尽快做出改善的也就只有官员的行政能力了,安江顺在自己的备忘录上写下了建立行政学校的计划。



“在巡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很多官员,本质不坏,学识也有,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将他们所学用以治理地方呢?”安江顺对温忠盛和皇甫刚等人说到,安江顺的话立刻引起了一众官员的响应。确实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县令学识确实是不缺,但是让他们治理地方确实不行,一些官员刚刚科举成功就被安到了县令位置上,没有任何基层锻炼的经验,也没有行政经验。



“这个问题我等也发现了。”皇甫刚起身对安江顺说到:“很多县令只知道照搬政令,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虽然将改革措施落实下去了,但是为了完成改革任务,一部分官员急于求成,着急出成绩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些地方,百姓对朝廷政令不太相信,地方县令也固执的认为商贸不利国家社稷,根本没有落实上面的改革措施。”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有些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发展贸易的潜力,侯爷,下官认为这件事还是要区别看待,不能一棍子将人全部打死。”温忠盛对安江顺说到:“就例如潭州柳怀县,当地没有特产,也几乎不生产丝绸和茶叶,当地百姓只依靠农业生活,下官认为例如柳怀县这样的地方就应当着重于农业生产,至于贸易,只要能保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就足够了。”



安江顺点头认可了温忠盛的说法,“言之有理。”在大唐还是有很大一批具有经济头脑的官员,只不过以前大唐重农抑商的传统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当这个束缚被打破后,这一切立刻就得到了改变,例如温忠盛这样一批官员就脱颖而出了。



然而与大唐庞大的公务员基数相比,像温忠盛这样的官员又太少了,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改革措施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只有服役法和税法两项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落实,皆因为这两项形成了成文律法并且涉及了所有百姓,地方官员也不敢明火执仗的违背,一旦引起民愤,他们可承受不起。



至于其他的例如百姓可以向当地府衙借贷,但是很多地方官员在落实这一条的时候就会打擦边球,有些官员就会趁机谋取利益,在朝廷规定的利息范围之外额外增加利息,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这些农民被地方管理欺压也不敢声张,只能被迫的接受,等到来年偿还高额的利息。



由于这些官员并没有在借贷协议中写他们额外增收的利息,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就跟安江顺前世找人办事必须要送红包一样,温忠盛他们在下面巡查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一些官吏做的很隐秘,抓不到证据,他们也没有办法,百姓往往因为害怕有所顾忌不敢出来作证,温忠盛他们将此类的问题全部提了出来。



“发现问题是好事,这就是我们巡视团存在之意义。”安江顺对众官员说到:“现在既然发现问题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大量官道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东北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雨苍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雨苍穹并收藏大唐东北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