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4章 最低级且简单的商业手段
缺少了原材料,小城市内和这些原料相关的各种生活系职业,毫无意外的受到严重冲击。
总体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给的资源数量减少了,物价便出现了第一轮的小幅度上涨。
这些小城市内的各个商户相对独立,那些生活系职业者虽然背后都有职业公会,但是信息交流的速度相当有限,而且个体户之间缺乏统一调度。
物价有小幅度上涨,就意味着黑金商会出手的时间到了。
城市内零零散散的人在收购这些生活系职业者做出的产品,这些收购者都表示,自己是外地人现在要进入险地,专门过来买一些险地内使用的道具装备。
悄无声息间,一股购物潮流的氛围出现了。
生活系职业者趁着这个劲头,开始加大生产规模,原料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涨价,但他们也依然在收购原料扩大生产。
等到第二轮物资生产完毕前,市场上又出现了一轮物资抛售,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加强了这些个体户的生产信心。
这种强烈的信心和对赚钱的期待,一直持续到了货物真正出现在货架上时,最终落了个轰然破碎的结果。
没有人来买东西,那些要买道具进险地的外地人不见了,本地冒险者因为险地内讨生活变得极为困难,此时也停止了购置物资。
哪怕是需要购置一些物资的冒险者,也在这轮物资打造完成前,购得了廉价的同类替代产品。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城市内的流动资金一下子就缩水了下去,变成了各种无法交易出去的货物,黑金商会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黑金商会没有搞什么离谱的商业微操,他们只是简单的抬了下货物的价格,并且在第二轮货物上架前,把自己手里的货物低价抛了一部分出去,就把一个城市内的物价搞得乱七八糟。
完成这个操作最重要的,也不过是一个时机问题罢了。
黑金商会的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少,险地内的情况和城市内的情况,他们都相当了解,在总体层面下比这些个体户本地人还要了解。
有了这些信息情报,黑金商会一轮加减价,就把城市内大部分个体户压得喘不过气了。
那些个体户永远无法完成黑金商会这样的操作,毕竟个体户买卖货物的出发点,也不过是为了赚钱,如果有一轮交易的结果确定为亏损的话,他们一定不会去做的。
就像黑金商会搞的这轮操作一样,把物价拨动一轮后,黑金商会的这轮操作赚钱了吗?
从账面上来看,黑金商会亏损了,亏的数额还不少。
毕竟要加价收购大量材料,又要给城内市场一种虚假繁荣的感觉,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都不在少数。
但如果把目光放到另一个角度,从极为长远的市场占有角度来看的话,黑金商会已经大赚特赚了。
divcss=&ot;ntentadv&ot;一轮价格波动后,不少个体商户都陷入了资金周转的劣势局面,这个时候他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已经下降了。
要知道,城市内居民的现金数量已经变少了,留下的更多是实体货物。
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会自然而然的减少,人们的储蓄意愿飞速上升,缺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