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二、三人长的原木,其中一名士兵不小心崴到了脚,疼痛不已,搬运的工作不得不停止。白凤没想到,他们一大早便开始加强工事的作业。方才的昏睡感是以一去不回,现在他只想出自己的一份力。正当他上前问候受伤士兵的时候,慕容嫣恰好从旁边路过。
“凤哥哥,他怎么了。”
“他好像崴到了脚,嫣儿过来帮他看一下吧!我去帮他们搬木头。”
“好,等等我们一起去找韩老头。”
顷刻后,白凤加入了搬运的行列。但是那根木头的重量远超乎他的想象,这使他只能吃力地迈着腿前进。与白凤同行的士兵看见少年的窘境,皆与他说话分散其注意力,令白凤不至于太辛苦。
“你就是那位献出奇计的白少侠吧!营内都传开了!”
“这下终于能够杀光那班贼人了!”
“想不到白少侠如此年轻……”
虽然白凤在重压下只能勉强憋出几个字作回应,但显然要比之前轻松了。几人搬到指定位置后,白凤便同慕容嫣去寻那韩医师了。
韩医师侧卧在自己的营帐内,每做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痛苦。慕容嫣上前想要扶他坐起来,怎料一触碰到他的脊背,韩医师便哀嚎到:“哎哟!疼……疼……让我自己来。”
慕容嫣被韩医师的惨状骇得流出了泪,说道:“对不起,韩老头。都怪我,才让你给那坏蛋给打了。”
韩医师须发全白,看上去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他回道:“是我要感谢你才对啊!慕容姑娘,若不是你及时把药带回来,营内的疫病怕是要继续恶化下去了。”
白凤见韩医师身受重伤,便询问道:“韩医师,两天后我们便要护送百姓撤回阳城了。看你行动不便,要不就随百姓一起……”
“不行!”韩医师大声地叫唤道:“我可是军医,临阵脱逃是要杀头的!”
“可……”白凤深知老人家有多固执,所以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韩医师对着慕容嫣继续说:“慕容姑娘,我知道你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老头子我没什么东西能够用来感激你的,这本书是我毕生所学,对你、对将来的人都会有帮助,你拿着吧!”韩医师将手中的典籍交给了慕容嫣,然后用着干瘪的笑声说道:“要是我死了,也正好有个继承人了,哈哈哈……”
慕容嫣号啕大哭,活像个小泪人,说道:“老头,我舍不得你……”
“天下哪有不散之筵席,看开点,就能活得开心一些。”韩医师回道。
之后的时间里,众人齐心协力,只为能将阳城的威胁彻底铲除。终于到了计划实施的那一天,那一日天气晴朗,极适宜行军!李副将吩咐武义跟随白凤撤回阳城,既是为了保险起见,又是为了能与阳城保持联络,因为传令信鸽只有他们二人懂得使用。
到达阳城后,白凤即刻向许太守请求下达征兵令。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近二百名百姓愿意报名,其中竟还有不少十五岁左右的小孩。当然,是不可能让小孩上战场的,所以最终得以征召的只有一百五十多名民兵。他们只有少数人配有军队发放的兵器,绝大多数人直接把家里劳作用的镰刀,草叉当作兵器使用了。而穿有铠甲的更是稀少,就连白凤身上穿的那件汉甲,也是向许太守借用的。
这一切皆源于阳城多年来遭受的战乱、屠戮所致,尽管它的商贸依稀能睹见昔日的繁荣,但军事力量早已是千
“凤哥哥,他怎么了。”
“他好像崴到了脚,嫣儿过来帮他看一下吧!我去帮他们搬木头。”
“好,等等我们一起去找韩老头。”
顷刻后,白凤加入了搬运的行列。但是那根木头的重量远超乎他的想象,这使他只能吃力地迈着腿前进。与白凤同行的士兵看见少年的窘境,皆与他说话分散其注意力,令白凤不至于太辛苦。
“你就是那位献出奇计的白少侠吧!营内都传开了!”
“这下终于能够杀光那班贼人了!”
“想不到白少侠如此年轻……”
虽然白凤在重压下只能勉强憋出几个字作回应,但显然要比之前轻松了。几人搬到指定位置后,白凤便同慕容嫣去寻那韩医师了。
韩医师侧卧在自己的营帐内,每做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痛苦。慕容嫣上前想要扶他坐起来,怎料一触碰到他的脊背,韩医师便哀嚎到:“哎哟!疼……疼……让我自己来。”
慕容嫣被韩医师的惨状骇得流出了泪,说道:“对不起,韩老头。都怪我,才让你给那坏蛋给打了。”
韩医师须发全白,看上去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他回道:“是我要感谢你才对啊!慕容姑娘,若不是你及时把药带回来,营内的疫病怕是要继续恶化下去了。”
白凤见韩医师身受重伤,便询问道:“韩医师,两天后我们便要护送百姓撤回阳城了。看你行动不便,要不就随百姓一起……”
“不行!”韩医师大声地叫唤道:“我可是军医,临阵脱逃是要杀头的!”
“可……”白凤深知老人家有多固执,所以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韩医师对着慕容嫣继续说:“慕容姑娘,我知道你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老头子我没什么东西能够用来感激你的,这本书是我毕生所学,对你、对将来的人都会有帮助,你拿着吧!”韩医师将手中的典籍交给了慕容嫣,然后用着干瘪的笑声说道:“要是我死了,也正好有个继承人了,哈哈哈……”
慕容嫣号啕大哭,活像个小泪人,说道:“老头,我舍不得你……”
“天下哪有不散之筵席,看开点,就能活得开心一些。”韩医师回道。
之后的时间里,众人齐心协力,只为能将阳城的威胁彻底铲除。终于到了计划实施的那一天,那一日天气晴朗,极适宜行军!李副将吩咐武义跟随白凤撤回阳城,既是为了保险起见,又是为了能与阳城保持联络,因为传令信鸽只有他们二人懂得使用。
到达阳城后,白凤即刻向许太守请求下达征兵令。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近二百名百姓愿意报名,其中竟还有不少十五岁左右的小孩。当然,是不可能让小孩上战场的,所以最终得以征召的只有一百五十多名民兵。他们只有少数人配有军队发放的兵器,绝大多数人直接把家里劳作用的镰刀,草叉当作兵器使用了。而穿有铠甲的更是稀少,就连白凤身上穿的那件汉甲,也是向许太守借用的。
这一切皆源于阳城多年来遭受的战乱、屠戮所致,尽管它的商贸依稀能睹见昔日的繁荣,但军事力量早已是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