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弘文馆一事很快就传开了。



古人吃瓜的速度其实也不慢,就算是道路艰难,传递信息的方式非常慢。



可京师发生的事儿,特别是两首词两首诗都是能够传世之作,且内容又非常传神,自然传得很快。



连说书人都根据这段内容,编撰出来一段奇闻。



燕地才子一词一诗访弘文,监国太子提笔赋文镇古今。



话说贞元二十三年夏,燕人使团……。



书中,监国太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坐镇东宫,一边商议陇右道赈灾之事,一边提笔写诗词,一诗一词传唱天下、声震古今。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首青玉案,被人奉为元夕词第一,和词圣所写的词,已经是不分伯仲。



不少不怎么喜欢词的读书人,也被这首青玉案所折服。



而一首春江花月夜,已经被读书人奉为经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倒背如流。



并且,也有不少读书人读了春江花雨夜之后,竟然有所感,拿出了昔日的手稿,细心修改之后,也可以拿出手了。



读书人嘛。



得到这样的好诗词,都是第一时间告知自己的知己好友,让他们也能第一时间欣赏到这样的好诗词。



特别是那些本就支持太子监国的老儒生,更是称赞不已,让人抄写了很多份儿,传遍各地。



而弘文馆这些天,也都是人满为患。



门栏都快要被踏平了。



很多人都想要一睹太子殿下的文采。



也都被这一词一诗一字给亮瞎了双眼,再配合当时萧奕写出这一词一诗的场景,众人无不佩服。



这一下子。



很多读书人都开始向着太子殿下。



总觉得太子殿下有着这样的文采,必定能够把大乾治理的更好,也必定能够解决眼前大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再加上,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传,李林甫乃是一代奸相,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太子殿下的很多利国利民之国策都出不了京师。



打到奸相李林甫的呼声也就慢慢地高涨起来,甚至是有人开始写奏章弹劾,也有人在上书,更有人开始谋划刺杀李林甫。



以至于现在,李林甫更不敢随意出门了,就宅在了后院避暑纳凉。



大乾贞元二十三年的七月初。



朝阳早早就升起,开始炙烤大地。



京师西市外面,有人搭建起来一个擂台,上面写着,举鼎者,赏万金。



这擂台的搭建非常简单。



四个燕人镇守,挂着单子,再由六个燕人艰难地抬着一非常大的铜鼎,慢慢地走过来。



这铜鼎本来是京师一豪商家中用来祭祖的,相传,乃是春秋之时燕国所打造的铜鼎,圆形、高六尺、重百石左右。



六个壮汉抬着铜鼎,看起来都是非常吃力,走的比较慢,最后慢慢地放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乾监国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邺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邺余并收藏大乾监国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