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努力,靠着救济生活的人,依靠不劳而获就想过上好日子。



一个人的观念、信心还有志气这都属于价值观,都知道想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有多难,那是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靠几个人短时间怎么可能改变。



纵观后来国家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那也是建立在这个人想脱贫,愿意脱贫的理念上。



像刘长根这样的人,出生以后就被娇生惯养,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该被人养着伺候着的思想。



在李安看来除了把他送去强制劳动以外,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人用李安的话说就是废人一个人,社会的垃圾和蛀虫,不用理会就好。



再后来那么多扶贫干部不辞辛苦地帮助村里的那些懒汉,不排除是真心实意去帮助这些人的,但是更多地怕被上面追责。



农村的那些懒汉如果不拿低保,那他们的收入很少,根本达不到脱贫标准,脱不了贫就完成不了指标,一旦被追责那就是仕途上的污点。



“走吧,马上就到中午了,先回去吃饭吧。”李安说完把已经快烧到底的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



他又望了一眼身后那个破烂的土胚房,头也不回地走了。



垃圾住在垃圾堆里挺好的,非常般配。



在接下来的一个周的时间里,在王德福的引导下李安和陈山河一个组一个组地进行走访。



不仅仅是走访了贫困户,普通的农户也都进行了调查,田间地头,山上河边把整个富强村跑了一个遍。



临近中午,一处田埂旁。



皮肤已经黑了一圈的李安脱下了运动鞋,脚底板上两个明晃晃的大水泡疼得他直呲牙。



他熟练地从背包里取出针挑破水泡,然后用创可贴一贴就算处理完毕。



王德福看着李安那痛苦的表情,忍不住劝道:“李干部,要不然歇两天吧,村里的农户也走访的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连续走访一个星期。对于陈山河有如此的韧性,王德福归结于他是农村孩子觉得还可以理解,但是李安的坚持就让王德福有些佩服了。



李安只是一个细皮嫩肉,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天天爬山下地的,每天这么大的运动量别说一个城里人就是他们村上很多年轻小伙子都吃不了这样的苦。



他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确实有些了不起。



李安则是摆摆手说道:“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做农村基层工作就是要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你的脚下沾染了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了多少真情。”



“真想要做实事,就要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王主任,你也不想我和陈山河制定出个不切实际的扶贫方案来,不说能帮助村民致富,结果折腾一圈下来,劳民伤财还没有效果。”李安一边说一边抱着脚不停向这破水泡的地方吹气,脚底板火辣辣地太疼了。



王德福有些动容地说道:“李干部,你说得太对了。我们村子穷得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早些年市里,县里也派干部来扶贫,但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这个过来说种果树,那个又来说养猪,把村民折腾得够呛。结果呢,这些干部拿着所谓的扶贫政绩回去升官了,搞得下面一地鸡毛,以前是啥样子现在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旧书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旧书签并收藏重生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