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临行前便给了我这枚玉珏,说是当年父亲醉酒后稀里糊涂从李伯伯那里收下的。”



说到这里,于安安似乎是有些不堪,她微微垂下头来,轻轻道:



“......母亲说的对,如今于家家道中落,我们小门小户,还是不要让旁人为难为好。旧物也罢,信物也好,我此行正好一并上门归还,也落得一身轻松。”



谢昭颇有几分牙酸的看着半块玉珏。



她有些不解:“摔玉为信,各执半面——这实打实分明就是订婚信物啊,为什么于夫人会觉得这样还算不上定亲?万一那位李家公子一直在等着你——”



谢昭顿了顿,在脑中飞快将昭歌姓李的几位将军过了个遍,旋即脑海中浮现了几个适龄的人选,然后蹙眉试探性问:



“你口中那位‘李世伯’,该不会是九门提督李肃河吧?”



于安安讶异的看了她一眼,似乎是有些惊讶于谢昭的聪慧敏锐。



“是的,李世伯正是李肃河李大人。阿昭是怎么猜到的?”



谢昭摆了摆手,她又一次慵懒的靠回了椅背,没什么精神的道:



“......嗐,这有什么难猜的?昭歌城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那么几个有名有姓的人还互相亲戚套着亲戚、故旧交织故旧的。顺着与平威将军当年交好的武将去想,这并不难。”



似乎打从靠近昭歌城,谢昭就始终有气无力的,干什么都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模样......



当然了,她过去一年多其实也一直是惫懒性子,只不过这两天尤其明显。



于安安听了谢昭的话微微失笑。



这事听来这确实不难,但是能在瞬间便将所有事情的脉络捋顺,还将人名脱口而出,那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不过,她还是腼腆的笑了笑:“阿昭真厉害。”



韩长生则是自己搬起一个椅子,坐得和他们凑近了些,然后一脸忧国忧民的道:



“哎呀,这种时候就先别管她厉不厉害了!咱们说回李家公子,万一那位李家公子一直守着旧约,不曾婚娶呢?那怎么办啊?这亲事你还退吗?”



于安安一怔。



“不......不会吧?九门提督府这样的人家岂会......”



凌或微微蹙眉,问:



“你们这些年在平洲城,就从来不曾打听过吗?”



于安安闻言摇了摇头,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让凌大哥见笑了,安安这么多年来和母亲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整日里围着柴米油盐的琐事......别说是几百里外的昭歌城,即便是平洲城城东的几家大户人家,我们都不曾走动打听过。”



韩长生惊讶道:“所以,你也不知道那位李家公子如今是否婚娶?”



于安安轻轻点了点头。



谢昭这时忽然冒出来一句。



“李家有两位公子,昔年李大人和于将军结儿女亲家互换信物时,给你定下的是哪一位?”



韩长生愣了愣,接话问道:“他的两个儿子,莫非如今都未曾婚娶不成?”



谢昭“唔”了一声,全作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千岁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顾九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九洲并收藏千岁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