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斥候沿着河水向上下游搜索,寻找一处河道狭窄之处,泅渡过河?”若一直找不到渡河之工具,这也是最后的办法。



薛仁贵想了想,道:“先不急,军队长途跋涉,无论如何也要歇息几日休整一下,否则不仅伤病增多减员严重,更会对军心士气产生巨大影响,不得不慎重。”



泅渡是很危险的,萨宝水河道平缓,视野极佳,敌军只需沿着河道布置斥候往来游走,很容易就能发现正在泅渡的军队,到时候只需在对岸布置重兵以弓弩攒射,唐军的损失会很大。



在这,泅渡之时必须舍弃重装备,即便泅渡成功,也会因为装备不足与敌军陷入苦战……



这样与此战之宗旨不符。



这一战追亡逐北,所制定的战略便是以快打快、衔尾追杀,伺机歼敌、绝不死战。



若每一座城都要陷入死战,唐军就算兵力再多也不可能推进得更快、更远……



王孝杰愤恨道:“康国国王首鼠两端,当年亦曾得到太宗皇帝之嘉奖,如今却投降大食,甘愿将其国都以供大食军队驻守,否则叶齐德岂敢逃到此地?待到渡河之后,定要将阿禄迪城夷为平地,使其知晓背叛大唐之后果!”



薛仁贵笑着喝了口水,道:“倒也不能全怪同娥,大唐太远,大食兵锋之下,他又哪里有选择之余地?不过正如你所言,大唐天威不可冒犯,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背叛了大唐,那就要做好承受后果之准备。”人可以有同情心,国家不能有。



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



康国既然接纳叶齐德、与大唐为敌,那就必须承受代价,无论那等代价是否康国所能承受得起。然而就在当夜,斥候便捉住了从南岸泅渡而来的拂乎漫,将其五花大绑,押赴至薛仁贵的帅帐。薛仁贵看着这个魁梧俊朗的青年,端着茶杯问道:“你如何证明你的身份?”



拂乎漫道:“我怀中有国王印玺。”



旁边有校尉将之前从他身上搜出的印玺送到薛仁贵身前,薛仁贵放下茶杯拿起印玺,凑在灯烛之下仔细辨认,顿时一愣:“这是你们康国的国玺?”



“昂!”



拂乎漫应了一声:“若非此物,怕是难以取得将军之信任。”



薛仁贵无语:“你就不怕此物遗失,亦或被我扣下不还?”



这家伙看上去有几分聪明,但好像不多……    。(3/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