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姜载的统筹规划
流民不会把瘟疫带进中山,所以我决定先在一处建起两座村落:
“一个供流民居住。等确保流民没有染上瘟疫后,再让他们进入各县。而如果有人染上了瘟疫,那就把他转入另一座村落,再请郡内大夫为他们医治。
“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瘟疫不会由流民带入中山郡。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姜载说完,又一次地扫视议事厅的众人,这时他看见简雍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宪和,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说出来。”姜载问向简雍。
简雍得到姜载的应允,他才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继学,你的想法是好,但是照你所言,能够容纳流民居住的村落一定是庞大无比,那这村落又该有谁来建了?现在已经有流民陆续进入中山郡,就算有人来建,但又能来得及吗?
简雍一口气地说出了心中的两点疑惑,而姜载听后,却胸有成竹地笑了。
姜载回答道:“宪和不要着急,这村落正涉及到我之后的‘以工代赈’,且听我细细讲来。”
姜载回答后,又看向众人,这回他卖了一个关子,问道:“诸位,你们以前是如何赈济流民的?”
“自然是打开郡内粮仓,每日施粥一次。”
“还有联合郡内大族,让他们出粮,再挑些青壮年作为家仆,如此减少流民的规模。”
“开垦荒田,允许一些流民在中山安顿下来,成为中山郡的百姓。”
“除此之外,还要谨防流民动乱,总有一些胆大包天之辈鼓动流民,抢掠官仓以及郡中大户。”
在场官员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就将中山郡先前应对流民的措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了出来。
姜载不置一言地听着,听完之后,他才介绍到他的“以工代赈”。
姜载对议事厅的众人说道:
“中山郡先前也接纳过流民,但这次,我们要采用不一样的措施。而这次的措施,我称之为‘以工代赈’。”
“何为以工代赈?”有人问道。
“以工代赈,即是我们让流民劳作,比如说我们准备木材,让他们自己搭建自己住的房屋,如此一来,我先前说的那两座村落,在顷刻之间便会完工。
“而在他们劳作之后,我们再付给他们工钱,然后他们再用工钱来买每日的粮食。
“如此一个流程下来,便叫‘以工代赈’。”
姜载得意地说完之后,就有人提出了反驳。
“我觉得姜郡丞想法很好。让流民劳作,既能耗费他们的精力,让他们难以叛乱;又能让他们自己搭建房屋,完成姜郡丞的防疫措施。”
这人说着,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只是姜郡丞的想法类似于异想天开。现在中山郡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粮食,让流民劳作,最后拿不出充足的粮食,那恐怕会逼反他们,到时又是一场黄巾之乱。”
这人的话说得极重,让在场的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但他们却又找不到理由来反驳,毕竟现在中山郡缺粮,又因为匪患难以从徐州、荆州等地买到
“一个供流民居住。等确保流民没有染上瘟疫后,再让他们进入各县。而如果有人染上了瘟疫,那就把他转入另一座村落,再请郡内大夫为他们医治。
“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瘟疫不会由流民带入中山郡。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姜载说完,又一次地扫视议事厅的众人,这时他看见简雍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宪和,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说出来。”姜载问向简雍。
简雍得到姜载的应允,他才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继学,你的想法是好,但是照你所言,能够容纳流民居住的村落一定是庞大无比,那这村落又该有谁来建了?现在已经有流民陆续进入中山郡,就算有人来建,但又能来得及吗?
简雍一口气地说出了心中的两点疑惑,而姜载听后,却胸有成竹地笑了。
姜载回答道:“宪和不要着急,这村落正涉及到我之后的‘以工代赈’,且听我细细讲来。”
姜载回答后,又看向众人,这回他卖了一个关子,问道:“诸位,你们以前是如何赈济流民的?”
“自然是打开郡内粮仓,每日施粥一次。”
“还有联合郡内大族,让他们出粮,再挑些青壮年作为家仆,如此减少流民的规模。”
“开垦荒田,允许一些流民在中山安顿下来,成为中山郡的百姓。”
“除此之外,还要谨防流民动乱,总有一些胆大包天之辈鼓动流民,抢掠官仓以及郡中大户。”
在场官员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就将中山郡先前应对流民的措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了出来。
姜载不置一言地听着,听完之后,他才介绍到他的“以工代赈”。
姜载对议事厅的众人说道:
“中山郡先前也接纳过流民,但这次,我们要采用不一样的措施。而这次的措施,我称之为‘以工代赈’。”
“何为以工代赈?”有人问道。
“以工代赈,即是我们让流民劳作,比如说我们准备木材,让他们自己搭建自己住的房屋,如此一来,我先前说的那两座村落,在顷刻之间便会完工。
“而在他们劳作之后,我们再付给他们工钱,然后他们再用工钱来买每日的粮食。
“如此一个流程下来,便叫‘以工代赈’。”
姜载得意地说完之后,就有人提出了反驳。
“我觉得姜郡丞想法很好。让流民劳作,既能耗费他们的精力,让他们难以叛乱;又能让他们自己搭建房屋,完成姜郡丞的防疫措施。”
这人说着,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只是姜郡丞的想法类似于异想天开。现在中山郡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粮食,让流民劳作,最后拿不出充足的粮食,那恐怕会逼反他们,到时又是一场黄巾之乱。”
这人的话说得极重,让在场的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但他们却又找不到理由来反驳,毕竟现在中山郡缺粮,又因为匪患难以从徐州、荆州等地买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