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孔家一定要和宋师他们打擂台。”



“在吸纳了这些在学争中失势的儒学旁支,总结了他们的失败教训,了解了宋师这边官学的校订方向和大致内容后。”



“只需几月。”



“凭借孔家的底蕴,不是修不出一本可以和宋师他们打擂台的四书五经注本。”



常升面色平静。



仿佛对孔家的反应早有预料。



“孔家的立身之本,就是对于儒学的解释权。”



“如若根基被挖。”



“孔家的没落便是迟早的事。”



“如此一来,天然受仕林追捧的孔家,急不可耐的跑出来摘桃子的行为也就不稀奇了。”



熟读历史,了解孔家的常升,可太明白如今的孔家到底是个什么尿性了。



历经了多少王朝。



借由孔子的名头,把持者儒学的绝对最终解释权,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君王需要,在读书人的水捧船高中,与多少代皇帝达成隐晦的政治互利,完成了将自家祖宗神圣化的宣传。



他们这些人作为孔家的后代,身上自然多了一层来自老祖宗赋予的神圣光环。



尤其在山东一代。



堪称皇帝老子来了都没孔家人好使。



如今的孔家,就是一群披着读书人外衣的投机者。



为了保证自己的超然地位,身为地地道道汉人的他们,可以堂而皇之不要脸的给忽必烈都加上一个儒学大宗师的尊号。



而面对以民为本,泥腿子出身的老朱。



他们却打心眼底瞧不上。



毕竟以民为本了,哪还有老百姓愿意榨干一身骨血去奉养一个偌大的孔家呢。



于是在大明朝的开国大典时,老朱三番五次诚心诚意的邀请,让当代衍圣公来参加,可是孔家的衍圣公怎么说的?



病了、水土不服、腿脚不便。



总之,就是不去。



如今的北方,民心至今仍未全部归属大明,很难说的清,这与孔家没有关系。



毕竟如果老百姓都醒悟过来,各过各的了,哪还会有傻子愿意被压榨一身骨血去奉养孔家呢?



所以,常升看不惯他们。



或许他们的先祖确确实实曾是个读书人。



但传承至今,还有多少孔家人还在真真正正的潜心研学呢?



“那官学该怎么办?”



“邀请孔家大儒一同参与编修吗?”



朱标有些头疼的轻叹到。



如若四书五经的注释权回到孔家人的手中,这对大明朝的统治可不算什么好事。



常升呲笑一声。



“让孔家人参与编修官学,这和把老鼠丢进粮仓有什么分别。”



“一旦让他们挤进来,要在新修的官学中篡改有利于孔家的儒学注释,继续神化孔子,不同意就在仕林中宣扬这些校订的大儒不尊儒学,诋毁孔圣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摆烂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摆烂候并收藏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