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百官谁都没曾想到,这曾经把持了大明朝政许多年的李相国,为了筹措军粮,竟然出了一招损人不利己的清障田亩策出来。



即便话已落地。



许多官员仍无法接受,这是他李善长说出来的话。



而李善长呢?



说完之后便直接闭上了双眸。



宛如桩木。



就好似刚才那番慷慨激昂,为民请命的话从来就不出自他口。



还是小朱看着实在冷场,这才在高台上问了一句:“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此问。



一个李善长的门生旧部便赶紧出来圆场。



“殿下,臣以为,李大人此言确为老臣谋国之言。”



“时隔近十年。”



“百姓休养生息,垦荒无数,确实应当有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清丈。”



“但是…”



出列的臣子深深的看了闭目的老李一眼,回转道:“如今朝堂官员稀缺。”



“清丈田亩之事,又旷日持久。”



“对于陛下勒令筹备的军粮事宜,实属远水解不了近渴。“



“故,臣以为,清丈田亩之事,可以暂缓。”



“请太子殿下明鉴。”



当说出后半段,感受着来自满朝文武的欣赏目光,这位李相国的门生旧部不由擦了擦额角的汗,心中长舒一口气。



恩府啊。



你可长点心吧。



再有下次,学生可就不一定救的了您了。



当看到老李的旧部把事情圆了回来,不想直接和老李对上的户部尚书范敏赶紧出列补充道:“太子殿下,臣亦是这样认为。”



“陛下深谋远计,定下小黄册和户帖制度,制鱼鳞图册,数年间,大明的耕地逐年稳步增长。”



“百姓安居乐业。”



“各地官员亦勤勤恳恳。”



“朝廷更是每逢半年便集中更迭一次鱼鳞图总册,大明治内每一处耕地都登记造册,据实可查。”



“且不论韩国公对朝野上下隐匿田亩,以好充次的说法是从何而来;每年的赋税逐年递增的数目,朝堂诸公可是亲眼所见,有目共睹。”



“即便偶有疏漏。”



“想来不过是一时之差,等待照例对丈时,便能自行查漏补缺。”



听见这近乎盖棺定论一般的解释。



满朝文武都莫名松了口气。



可是。



当一声“呵呵”从李善长的嘴里蹦出,许多人顿时觉得自己的脑仁都开始胀痛。



李善长睁开了眼,就当没看见自己的门生故吏,只对着范敏冷笑道:“一时之差?”



“偶有疏漏?”



“既然如此,范大人可否解释一二,方才被收监的前户部郎中刘平仲,去岁三月在老家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摆烂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摆烂候并收藏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