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就算他方孝儒有一颗大心脏,心中也难免有些忐忑。



毕竟他也曾从自己的好友和宋师的口中,了解过当今那位的脾气。



就是不知道在应天府做官难不难。



很快。



这只从海上而来,交接了水产,又在苏州府捎带上赴京应试的仕子和护卫的苏州水师,越来越壮大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它们此行的目的地——应天府码头。



只是看着码头处不远的新市坊。



不少曾经来过应天府的人都不由嘀咕到:“咦,这码头什么时候建了个坊市,我去年来的时候都未曾见过啊,”



“管他呢,进城到吏部报道要紧。”



方孝儒并不着急。



下船后,他便带着行李滞留在原地。



看着随着船队抵达码头后,从市坊里冒出来的乌压压的上千人簇拥到了他们身后同行的船队旁。



他们穿着统一晕染成青灰色的马甲。



马甲上还印有一个拳头大小,外围带黑圈的水字。



等到船队的楼板放下,押送的主事下船和这千人青壮的主事交换了文书和契约。



核验无误后,就听到为首的青壮大声吆喝到:“弟兄们,开工了。”



“好!”



随着一身整齐高亢的欢呼,这千人青壮便分成几条细流,肩肩相对,两人之间隔出约莫一尺,从码头到船舱内拍成一列,只在尾端多留几个“闲人”。



不多时,就看到先上船的人手传手,接连不断的把一箱箱用水养起来的水产传递下来。



由最后的几个闲人垒起来。



再被坊市中后赶上来的人用一辆辆牛车,马车,驴车拖走。



这高效而井然有序的一幕。



不仅看惊了方孝儒,也停滞了不少慢一步下船的仕子们的脚步。



这种麻利的场景,别说苏州府。



就是在水运更发达一些的南方水府,他们也未曾见过啊。



只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满满一艘装载着水产的货船。就这么被青壮们搬卸一空,那这随行的十几只货船,岂不是不过两个时辰就能回返?



一些随行来访应天的商人们眼里都放着光。



只是看着这些被成箱卸下来的牡蛎,贝类,海草和鱼。



不少仕子们嗅着海腥味都退了十米远。



这些腌臜货怎么大举出现在应天府码头,难道它们也能摆上应天府的餐桌不成?



这么说来。



应天府也不过如此嘛。



不少苏州府来的仕子心中莫名升起了一抹优越感。



只有方孝儒提着行李,追上了一个年岁稍大,须发已有些斑白的驾着牛车的老伯问到:“老伯,你们这些水产是要送到哪去?”



老伯一看方孝儒的装扮,当即一哆嗦的客气道:“回贵人的话,这些水产未经细拣,要全部送去前面的市坊筛过一道,粗略加工,才能运往城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摆烂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摆烂候并收藏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