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转运使司请示,江浙之地赋税太重,百姓困苦。然漕运兴旺,往来络绎。每年还要花费不少钱银疏通运河,清理积郁,而漕运行船仅收商税,实在不公。可否增榷船引,如果可以增榷船引,每年最少可以多征六十万两商税,以减百姓之负。”



……



“云南都指挥使司推屯卫所,征募壮丁五万,请户部批粮四十五万石,并合工部申请耕牛及农具。”



范敏放开了说。



常升速记更是不慢,



不足半个时辰,范敏就把自己带来的几十道户部奏本全部汇报完。



看着无动于衷的常升和恍若未觉的太子。



范敏暗道自己今天这“媚眼”算是抛给了瞎子看,对着太子行了礼就告退了。



常升揉了揉手腕,放下笔。



朱标也放下了奏书,从龙椅上走下,拿起一本范敏送来的奏书对照着常升记录的重点翻阅起来。



一连翻了几本,发现要点一个不缺。



顿时感慨到:“这方法不错,若所有官员呈书奏报都能如此,父皇何止辛劳如此。”



“不过是懒官懒政罢了。”



常升一语道破关窍道:“朝廷有许多官吏都是前元遗臣,他们占据了不少的朝廷要职,承袭了旧朝的恶风恶俗,时间日久,不少人都被他们带偏了。”



“叔伯借着胡惟庸案大肆诛连,看似凶残。”



“但谁又能说不是为了移风易俗,整肃这股官场的不正之风呢?”



朱标沉默了。



常升也不愿意多提此事,将自己所有的记录摊开,冲一旁早站了半个时辰的六部官属和翰林学士招了招手。



“都过来瞧瞧。”



“诸位都是聪明人,本官已将范本备好,接下来就是分派诸位的任务了。”



“两位翰林学士,本官要你们参照户部、预案奏书及本官的记录,将所有奏书,预案的重点及核心数据全部摘录,交由内侍转呈太子批阅。”



“当太子披阅完,吏部刀笔吏需将太子意见誊写在奏书上。”



“礼部的几名校书郎,本官需要你们在太子披阅后,负责复核一遍奏书,以防记录誊写错漏,并查漏补缺。”



“刑部,我需要你以无罪论,审阅所有命案中的证据链是否确凿,引用条例是否妥当,凡有证据不足,用罚过轻过严,乃至有任意疑点,都先搁置一旁。”



“户部、工部、兵部官员,汝等熟悉各类物价,负责联合审计所有预案,并挑出所有奏书、预案数据不详实,申报和实际差异过大的数字和物项。”



“就如胡惟庸案牵扯的抄没之中,文玩字画,家宅田产的二十一万两是如何典当出来的,各项物类的价值与典当的估值差异是否过大。”



“两处新盐厂的三十万两是如何得出的?各项成本核算是否对应的上?”



“云南屯卫所申请粮食,耕牛,农具是否过多。”



“但凡差异的数量价值超过了六十两,都是需要认真核查的,如果发现是有人贪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摆烂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摆烂候并收藏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