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军略和策问你们都看完了。”



“都给咱提提建议,分别决个一甲(一甲只有三名,二甲若干)吧。”



当二十份答卷在老朱和四位国公之间传阅完毕,老朱也适时开口,聆听一下他们意见的同时。



也算是施恩了。



这其中毕竟有他们儿子的答卷,他们的发言,多少可以在老朱那儿给自家儿子拉拉票。



可老朱越这么说,他们越是不能将自家儿子推上来。



在场的都是人精。



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他们心有默契。



徐达率先发言,将一份大非川之战作为选题的答卷抽了出来。



“陛下,这份叙写大非川之战的军略,明细详实,调度有方,一决一策,皆有大将风范,臣以为当为军略第一。



李文忠一听,顿时也开口到:“臣这儿有一篇针对残元的答卷,虽定计大胆,兵出险招,但以如今大明国力,再配上一员老将坐镇,成功施行的可能性极高。”



李善长也抽出一份答卷:“老臣这有一份答卷,以云南边陲作为假想敌,大胆推演了大明与云南部族必有一战,老臣以为,可列一甲。”



老朱点了点头,对他们所推荐的答卷出处都心知肚明。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篇军略在呈送上来的军略答卷中,都属上乘。



但发现汤和一直没有出声,老朱偏头一看,竟发现汤和仍在仔细的研究一份答卷,不禁好奇的问到:“汤和,你还在瞧什么呢?”



汤和如梦初醒,将手中的答卷再次呈送到老朱面前。



“臣失礼了,老臣在看一篇大明海防。”



“其眼光独到,行文天马行空,很是大胆。”



“但臣之所以沉迷,是因为此文与旁文不同的是,其不仅考虑了战略的可行,还对战后的局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解析和布置。”



“在臣所接触的这么多将领中,还从未遇见谁的目光放的如此长远。”



朱元璋接过了答卷。



他当然知道这篇大明海防的答卷是谁写的,可他之所以没有一言拍板将这篇答卷列作头甲,就是考虑到大明如今的国情。



即便常升所预言的局面真的形成。



开海之事也只能后延。



毕竟,大明穷啊。



所以,这份答卷放在这场实际用来敲打勋贵,笼络人心的施恩校阅中,注定要被掩盖光芒。



毕竟,他还要给其他几个老弟兄的子孙施恩。



这样,才能更快的稳定朝局。



“此文虽文采斐然,但过于冒进,还是列入二甲之中吧。”



“军略头甲,还是这篇大非川之战最为稳妥。”



“云南篇和北元篇同列一甲。”



“策问呢?”



“汝等可有决议了?”



老朱拍板了军略的名次,转而问询起策问的答卷来。



对于策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摆烂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摆烂候并收藏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