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学便是算数。



虽说也是六艺之一,但与礼乐射御书相比,却不为读书人所推举。



没别的,这玩意主要用于商贾算账往来。



这朝代,商贾又代表着算计世故,所以自然不被读书人所喜。



本朝科举,对读书人的要求也只是粗通算学而已。



就连平时书院里开的算学课,去听的人也不如其他课的人多。



所以卷子发下来以后,顶着监考官的威压,还是隐隐能听到周围传来的哀鸿。



监考官见压不住。



不得不朝门内等候的差役吩咐了一句:“再见到有人交头接耳便直接拿下,送去知府大人那里!”



“是!”



众差役俯首称是的样子格外具有威慑力。



总算是将考生的哀鸣给压了下去。



考场内卷子被翻得是哗哗作响,唯有后排的那间考号里格外安静。



面容清俊的年轻考生动作不紧不慢。



读题细致认真,时不时还提起笔往一旁的草纸上写写算算。



态度泰然自若,跟旁边人简直不是一个画风。



此刻,宁成文一边算着考卷上的题,一边暗自窃喜。



他的算学原本也不怎么好。



本来临时起意考科举就已经够紧张的了,哪有时间学这些科举都不考的东西。



还是前段时间,馨儿不知道从哪儿找了基本算学书给他送到了书院。



叫他没事的时候做着玩玩就当放松一下脑子了。



谁家放松脑子靠算数啊?



周围的同窗都觉得这种观点十分奇怪,但宁成文是个既乖又抠的。



总觉得这书买都买了,若是不看岂不是浪费了。



于是真就趁着空闲的时间做起了算学题。



这做来做去还真就做上了瘾,没事就弄两道题算一算。



本来就是当玩乐的事儿,没想到正好撞在了院试的节骨眼上。



刚才看到考卷的那一刻他差点没原地乐疯。



因为有好几道题根本就是他之前做过的原题。



就比如这第一道题:



大家凑钱买一件物品,每个人出8钱还余3钱;每个人出7钱就还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



这一大堆的数刚一出来,就已经难倒了考场里一半的人。



好多人连题都还没看明白,就已经笃定自己不会做,开始手忙脚乱了。



宁馨告诉过他,做算术题最忌讳心乱,心一乱,这题再怎么算也算不明白了。



想起女儿小大人似的嘱咐模样,宁成文心头被周围考生带起的慌张也消散开。



慢条斯理在草纸上列下一个式子。



算出答案来以后也没着急写在考卷上面,而是又将答案带回到原题里面算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穿成小奶团后,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教爹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夏一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一爻并收藏穿成小奶团后,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教爹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