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耀本来就没读多少书,满打满算是个初中学历。



没想到这初中的活动还能专门发个邀请信,搞得像是什么名牌大学的百年校庆似的。



陈光耀一边放下行李,一边随口和小老头儿说着话,顺手拆开了信封。



信封里的有一份邀请函,他粗略了看了一眼,没想到还真是封校庆邀请函。



开幕日期是四月八日。



邀请函上粗略的介绍了一下学校的历史。



陈光耀晃眼一看,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好家伙,原来还真有些年头了。



原来他就读的二中,早年是清朝的左翼宗学堂,是专门给八旗子弟上学的地方。



现在改成了燕京的第二中学,算起来的确也是百年名校。



只不过虽然是百年名校,但毕竟是中学,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些十几岁的少年人,所以相对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场面。



因此历年的校庆都只邀请五年之内在学校毕业的学生。



这一次,一共邀请了七十六位学生代表。



陈光耀看着这煞有其事的阵仗,只觉得哭笑不得。



我总共也没在学校读过几天书,难得还能成为学生代表。



玩笑之余,他瞄了一眼邀请函上的其他学生的名字,大部分都不怎么熟悉,唯一个比较熟悉名字就是宋亚楠。



当初去二中读书的时候,宋亚楠正好是他的同桌,后来卖磁带的时候,她还帮忙给他做了宣传。



不过陈光耀对这种小丫头没什么兴趣,自然也没心思去参加这个校庆活动。



他顺手刚想把这封邀请函扔掉,转念一想又看了一眼,心道。



算了,有空还是去看一眼吧,毕竟这种学生时代的活动参加一次就少一次,也算是怀念一下过去。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光耀顺手把信封放在了书桌上。



接下来的几天,他重点处理了一下郑德昌和肥佬坤运过来的电视机。



这批货陆陆续续有接近2500台,总共价值300万。



按照陈光耀自己的想法是全部进一些低端的基础款,快进快销,但是他的订单这么大,哪怕是肥佬坤也没有那么多的低端货。



最后还是加上了一些24寸甚至是28寸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



这批电视机的占地面积比磁带大多了,而且不能堆得太高,又必须注意防水防潮。



陈光耀只能临时另外半租半买了几间四合院作为新的电视机库房。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库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一般正常的企业库房都是建在远郊,占地面积大,租金也便宜。



但是陈光耀为了方便随时巡查,再加上调货方便都是在二环内租的房子。



他这三四年的时间,租房的房租都够买几间大平房了。



陈光耀一琢磨,反正都要用库房,倒不如直接买几个大的四合院,反正以后也有投资升值的空间。



如今他粗略估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