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挑选出的空乘小姐,不说什么样貌体态,单单是口才这一块就相当拔尖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时的空乘小姐的穿着打扮都比较保守,往往是一身长袖制服,身前偶尔还会带个蝴蝶结,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亮点。



陈光耀如今生意蒸蒸日上,腰包鼓了,坐飞机的时候都得意的翘起二郎腿,一副有钱阔佬的扮相,惹得那空乘小姐频频回头笑他。



五六个小时之后,他重新回到了燕京。



经过小半个月的重新梳理布局,陈光耀手上的大部分的生意都已经规划好了。



磁带方面,虽然被李卫国那帮人低价倾销抢走的一部分市场,但是他选择冷处理,不想把事态进一步激化。



走私的电视机方面,大概还有七八天时间就会到货,到时候可以趁着过年试一试市场的反应。



最后就是红楼演员运作这一块,目前还是以邓洁个人的形象物料准备为主。



红楼的流传度虽然很广,但本身转化的方式并不多。



像是后世明星赚钱的路子。



一是电影电视剧的片酬分红。



再者就是广告代言,参加综艺节目。



最后就是走穴商演运作明星相关周边商品。



现在陈光耀手上拿着的经济合约看似把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这样的主要角色都拿到手了,但具体能运作的部分只有最后的商演和明星周边部分。



八九十年代的电影电视剧,其实是要分成两部分来讲的。



在影视圈有一个天然的鄙视链层级,拍电影的看不起拍电视剧的,拍电视剧的看不起演话剧舞台剧的。



这是因为电影发展最早,整体的商业运转逻辑十分清晰,电影明星获得的关注度知名度都很高。



早几年的《牧马人》《新少林寺》《保密局的枪声》等等知名电影,捧红了一大批明星演员。



相对而言,电视剧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像红楼这种34集的电视剧,在八九十年代就是数一数二的大制作。



往后的几年时间里,大部分的电视剧都只有几集,哪怕是后来爆火的现象级电视剧《过把瘾》,总共也才8集。



在这种情况下,陈光耀想要通过运作演员片酬的方式赚钱,根本不现实。



第二个盈利手段就是广告代言,目前来看也不现实。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早期,虽然也有一些广告商的推广尝试,但是整体的商业大环境还处于萌芽阶段,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的广告商拍广告。



哪怕是第三种商业演出,陈光耀自认为也分不到多少甜头。



剧组的演员虽然名义上和他签了经纪合约,但央台如果召集她们去宣传交流,陈光耀也不敢去拦着。



这样一来,他现在倒腾的这些人物卡片,剧照海报,就算是他唯一的获利途径了。



陈光耀从一开始就清楚这笔买卖赚不了多少。



他看重的也不是这短期的利益。



他要的是一张入场券。



一张进入影视圈的入场券。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80年代华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饭醉团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饭醉团火并收藏80年代华娱最新章节